[实用新型]电源锁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3738.7 | 申请日: | 201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口木车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65/52;E05B7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锁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装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源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启动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电源,一般是将钥匙插入电源锁来控制电源的开关。现有的电源锁经过不断的改良,除了可以启动车辆电源外,还可以进一步地快速开启摩托车油箱盖、车厢盖或者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
但是现有的为了开启油箱盖、车厢盖或者电池盒所采用电源锁的连接结构往往零件多而且复杂,使得生产成本及组装时间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件的电源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用于供钥匙驱动,包括以下结构:
一锁芯,所说的锁芯用于供钥匙插设并沿轴向转动;
一电盘,所说的电盘用于选择性控制电源启动电路的启动或者开关;
一连接杆,所说的连接杆包括杆体和凸缘,所说的连接杆可与锁芯同轴同步转动,所说的杆体连接于锁芯与电盘之间,所说的凸缘与杆体偏心设置;
一锁座,所说的锁座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穿设孔和垂直于轴向延伸的拉板容槽,所说的穿设孔与拉板容槽相连通,所说的锁芯容置于穿设孔内,凸缘位于拉板容槽内;
一拉板,所说的拉板用于连接钢索,所说的拉板为可滑动地设置在拉板容槽内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拉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会带动钢索产生位移,所说的拉板具有与凸缘对应的缺槽,所说的缺槽具有推抵面供凸缘推抵,当锁芯带动连接杆同轴转动时,偏心的凸缘会产生位移而推抵推抵面,令拉板朝第二位置移动;
一弹性元件,所说的弹性元件推抵拉板,令拉板具有朝第一位置复位的趋势。
优选地,
所说的拉板具有拉板阶面,所说的拉板容槽具有容槽阶面,当拉板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拉板阶面会抵顶于容槽阶面。
所说的连接杆还包括环状部,所述的环状部从杆体径向延伸,所述的凸缘从环状部的轴向凸伸。
所说的拉板容槽具有挡止面,所说的弹性元件抵顶于拉板及挡止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具有零件精简、组装便利的优点,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动作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动作图(二)。
其中,10为锁芯,20为电盘,30为连接杆,31为杆体,32为凸缘,33为环状部,40为锁座,41为穿设孔,42为拉板容槽,43为容槽阶面,44为挡止面,50为拉板,51为缺槽,52为推抵面,53为拉板阶面,60为弹性元件,70为锁盖,80为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锁连接结构,用于供钥匙驱动,包括以下结构:一锁芯10,一电盘20,一连接杆30,一锁座40,一拉板50,一弹性元件60,优选包括盖设于锁芯10外缘的锁盖70。
所说的锁芯10用于供钥匙插设并沿轴向转动;所说的电盘20用于选择性控制电源启动电路的启动或者开关,例如可控制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电源的开关;
所说的连接杆30包括杆体31和凸缘32,优选还包括环状部33,所说的连接杆30可与锁芯10同轴同步转动,所说的杆体31连接于锁芯10与电盘20之间,所说的凸缘32与杆体31偏心设置, 所述的环状部33从杆体31径向延伸,所述的凸缘32从环状部33的轴向凸伸而偏心设置于杆体31的一侧;
所说的锁座4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穿设孔41和垂直于轴向延伸的拉板容槽42,所说的穿设孔41与拉板容槽42相连通,所说的锁芯10容置于穿设孔41内,凸缘32位于拉板容槽42内,优选地所说的拉板容槽具有容槽阶面43和挡止面44;
所说的拉板50用于连接钢索80(钢索80可连接控制电池盒、油箱盖或车厢盖的开关),所说的拉板50为可滑动地设置在拉板容槽42内,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说的拉板50具有与凸缘32对应的缺槽51,所说的缺槽51具有推抵面52供凸缘32推抵,当锁芯带动连接杆同轴转动时,偏心的凸缘会产生位移而推抵推抵面,优选地所说的拉板50具有拉板阶面53,令拉板朝第二位置移动;
所说的弹性元件60推抵拉板50,令拉板50具有朝第一位置复位的趋势,所说的弹性元件60抵顶于拉板50及挡止面4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口木车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口木车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