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110.7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熊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丽燕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宁国市工业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衬套类产品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内、外套结构的衬套产品,由于在外套上有橡胶,因此在硫化处理后由于橡胶的吸附作用,会使衬套产品吸附在上模芯上,不便于从模具上将产品取下,操作工需要话费很长的时间将吸附在上模芯上的产品取下。在该操作过程中,模具温度需要重新升温达到橡胶的硫化温度,延长了工作时间,并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衬套类产品的成型模具,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包括下模板1、中模板2、上模板5和流道板6,其中,下模板1和中模板2通过导柱3和导套4配合定位,在下模板1上设置下模芯7,在上模板5上设置上模芯8,上模板5上增加压板10,橡胶衬套9成型在下模芯7、上模芯8和中模板2形成的成型空腔中。但是,传统的成型模具中,压板处的橡胶无法清理,在成型时胶料浪费严重;且压板的寿命短,更换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不满足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衬套类产品脱模的成型模具,避免胶料的浪费并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丞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便于衬套类产品的脱模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流道板,下模板和中模板通过导柱和导套配合定位,在下模板上设置下模芯,在上模板上设置上模芯,衬套类产品成型在下模芯、上模芯和中模板形成的成型空腔中,在下模芯的成型面加工有拉料环。
优选的,所述拉料环为设置在下模芯成型面上的环形凹槽。
优选的,环形凹槽为半径R0.5-R1的半圆环。
优选的,在半圆环与成型面之间加工有R0.3-R0.5的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芯的成型面加工有拉料环,在脱模操作时,通过拉料环的拉力作用使得橡胶衬套从上模芯上脱离,并通过中模上的台阶面支撑橡胶衬套的外套,使得橡胶衬套保持在中模板上,在出模时只需要将脱模器置于中模板下,顶出橡胶衬套即完成脱模。上述用于衬套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其结构简单、实用,衬套类产品的脱模操作容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压板处橡胶无法清理及压板寿命短的技术问题,节省了胶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拉料环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图2中拉料环的细节放大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衬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1、中模板2、上模板5和流道板6,下模板1和中模板2通过导柱3和导套4配合定位,在下模板1上设置下模芯7,在上模板5上设置上模芯8,衬套类产品9成型在下模芯7、上模芯8和中模板2形成的成型空腔中,在下模芯7的成型面加工有拉料环11。
所述拉料环11为设置在下模芯7成型面上的环形凹槽。
环形凹槽为半径R0.5-R1的半圆环。
在半圆环与成型面之间加工有R0.3-R0.5的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芯的成型面加工有拉料环,在脱模操作时,通过拉料环的拉力作用使得橡胶衬套从上模芯上脱离,并通过中模上的台阶面支撑橡胶衬套的外套,使得橡胶衬套保持在中模板上,在出模时只需要将脱模器置于中模板下,顶出橡胶衬套即完成脱模。上述用于衬套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其结构简单、实用,衬套类产品的脱模操作容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压板处橡胶无法清理及压板寿命短的技术问题,节省了胶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LED铝合金圆管灯具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后处理SCR催化转化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