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曲直两用应力放散枕上托滚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2499.3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申双奉;王培生;贾全金;赵勤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勤瑞 |
主分类号: | E01B31/02 | 分类号: | E01B31/02;E01B2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899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无缝 线路 曲直 两用 应力 放散 上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无缝线路的铺设及养护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曲直两用应力放散枕上托滚。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而现有的枕上托滚是为普通铁路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而设计制作的,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要求。并且,现有的枕上托滚只能用于无缝直线线路的应力放散,不能进行无缝曲线线路的应力放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曲直两用应力放散枕上托滚,以解决现有枕上托滚不能进行无缝曲线线路应力放散和高铁线路应力放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曲直两用应力放散枕上托滚,在L型基座的横座段上设有轴承座,在所述轴承座中穿接有轴承轴,在所述轴承轴上套接有支撑铁轨底面用的滚筒;在所述基座的立座段上装有支撑铁轨侧沿用的立式侧滚筒。
在所述基座的立座段的内侧面开有横槽,所述侧滚筒的筒面高点突出所述横槽的槽面。
在所述基座立座段的外侧面配装有卡接轨枕用的挡块。
在所述挡块的对接面上开有盲孔,所述轴承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基座立座段的外侧面,插入所述挡块的所述盲孔中。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像普通枕上托滚那样进行无缝直线线路的应力放散,而且通过L型基座的设计和立式侧滚筒的设置,使得该枕上滚筒可对铁轨的侧沿进行滚动支撑,由此就可进行无缝曲线线路的应力放散,实现了对直线线路和对曲线线路均可进行应力放散的两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外侧配接挡块,可利用挡块对高速铁路的混凝土轨枕上的边侧槽进行卡接,对枕上托滚的基座予以定位,这样就可利用该枕上托滚对高速铁铁的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操作,从而满足了铁路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需要,并可提高无缝线路或超长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摩擦阻力小、应力放散质量高等优点,适用于铁路干线提速线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以及城市轻轨铁道线路等的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施工,其放散量不受限制,应力放散均匀准确,是实现无缝线路趋近“零应力”放散的有效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及标号分别是:1、挡块,2、盲孔,3、轴承轴,4、基座,5、轴承座,6、滚筒,7、侧端盖,8、侧滚筒,9、压盖,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基座4是一个L型的铸件结构,包括横座段和立座段两个部分。在基座4的横座段上,一体地铸有两组并排的轴承座5,在每组轴承座5中穿接一根轴承轴3,在轴承轴3上通过轴承10套接滚筒6。侧端盖7封接在右侧轴承座5的外侧面,以锁定轴承轴。在进行线路应力放散时,两个滚筒6共同支撑在铁轨的底面。
在基座4的立座段的顶面穿接有两根立轴(图2),在每个立轴上装有一个侧滚筒8,以形成对铁轨侧沿的滚动支撑。在侧滚筒8与立轴之间也可设置滚针轴承,以减小滚动支撑的摩擦阻力。压盖9封盖在基座4的立座段顶面,以锁定立轴。
在基座4的立座段的内侧面可开出一个横槽,横槽的高度应大于铁轨侧端沿的厚度,侧滚筒8的筒面高点突出横槽的槽面,以对铁轨侧沿进行滚动支撑。
图2中,穿接在基座4的立座段下方的轴承轴3可以是一根长轴,其中部设有高出轴面的一节螺纹段,在基座4的左端口处开出一段内螺纹,这样,轴承轴3就可以螺纹连接在基座4的左端轴孔中,并有一截外露段伸出基座4的左端面,以配接挡块1。
挡块1的左侧是与高铁线路混凝土轨枕上的边侧槽的槽型相配合的钝角形外凸端,右侧为对接平面;挡块1的长度可使对接后的基座4上的侧滚筒8顶在铁轨的侧沿上。在挡块1的右侧对接面上开有一个与轴承轴3相对的盲孔2,轴承轴3的外露端插入挡块1的盲孔2中,实现挡块1与基座4的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勤瑞,未经赵勤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2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