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2156.7 | 申请日: | 201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杨芸;高超;谭向宇;徐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20 | 分类号: | G01R1/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向晟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气 备用 参数 负载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在研发、定型、投产、运行检修中均需开展不同类型的试验检测项目,以保证设备性能满足预计情况或了解、掌握甚至评估设备的再运行能力。
随着特高压输电等级的商业化运行,电气设备试验参数随之大幅度提高。对电气设备开展相应试验研究的试验类设备而言,例如试验变压器、直流试验电源、污秽试验电源等,在特高压输电等级其电气参数已经高达AC800kV以上、±DC800kV以上,额定输出电流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等效负载情况而不同,但一般都会到安培级。
对于某些类型试验电压高、相对电流大的高参数类试验电源,如何能有效确定其额定输出能力;或某些情况下,需要测试其在额定输出下的某些性能参数,如直流电源额定输出下的纹波系数、运行能力,交流电源系统的额定运行能力等,以确定试验设备的实际试验能力,进而保护实际被试设备的安全。这时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提供一种额定参数的负载电阻。
常规的应用于试验系统的标准负载电阻,由于受通流能力的限制,在超高压、特高压等级、安培级电流的负载较难实现。其主要还是在电压耐受、通流及散热、较长时间稳定运行以及造价方面存在矛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标准负载电阻难以适用于特高压电器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包括PVC管,在PVC管内装有CuSO4或NaCl水溶液,在PVC管顶端设置有采用环氧材料制成的顶端封口,并在顶端封口上设置有通气孔,顶端导电杆插入PVC管顶端封口,在PVC管底端设置有采用环氧材料制成的底端密封口,底端导电杆插入底端密封口,在PVC管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均压环,顶端均压环与顶端导电杆连接,在PVC管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均压环,底端均压环与底端导电杆连接,在PVC管上设置有临时绝缘拉线。
本实用新型的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现场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特高压电气设备,具有承受AC电源高至3000kVA容量、1500kV电压、10A电流,±DC电源高至2000kVA容量、1600kV电压、5A电流的能力,稳定运行时间在10~30分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包括PVC管1,在PVC管1内装有CuSO4或NaCl水溶液,在PVC管顶端设置有采用环氧材料制成的顶端封口2,并在顶端封口2上设置有通气孔4,顶端导电杆5插入PVC管顶端封口2,在PVC管底端设置有采用环氧材料制成的底端密封口3,底端导电杆8插入底端密封口3,在PVC管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均压环6,顶端均压环6与顶端导电杆5连接,在PVC管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均压环10,底端均压环10与底端导电杆8连接,在PVC管上设置有临时绝缘拉线12。
通气孔4的作用是预防PVC管1内的CuSO4或NaCl水溶液热膨胀。
PVC管径在10~20cm,壁厚0.5~1cm,外绝缘耐电参数600V~800V/cm。
PVC管内的CuSO4或NaCl水溶液,在0~10A AC电流下,或者在0~5A±DC电流下,其阻值变化率小于10%。
PVC管的顶端和底端设置的顶端均压环和底端均压环的直径是PVC管管径的10~15倍。顶端均压环和底端均压环可以起到均衡端部电压的作用。
为便于接地,可以在PVC管底端设置金属盘9,金属盘9与底端导电杆8连接。设置金属盘9有助于PVC管的竖立。
为了便于PVC管体的竖立,临时绝缘拉线12可以设置于PVC管的中上部。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压电气设备用高参数负载电阻通过施加高电压到连接于顶端导电杆5上的高压导线13,经PVC管内的CuSO4或NaCl水溶液,通过底端导电杆8,经与其连接的金属盘9接地,形成完整的通流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2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