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1516.1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彝德 |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踏板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踏板改良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将其与自行车的火箭筒结合成一平台,以供增加面积及脚部置放踩踏的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参阅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与自行车的车轴结合的立体图,自行车由于其无需耗费油料,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并且早已成为当今无论上班、工作或假日休闲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以往
而以往为了方便后座乘坐的人踩踏,都会在自行车的具有外螺牙的车轴上设置一中央具有螺孔及外覆设有凸齿的火箭筒,利用外螺牙与火箭筒中央螺孔相互螺锁固定而呈一向外凸出的圆柱体,由于现有技术的供踩踏仅有一极小面积的圆柱体,其不仅受力点极小,除了踩踏相当费力之外,更容易疲劳酸痛打滑而造成意外受伤,使得其提供踩踏的实用性及安全性大打折扣,这正是业者及消费者极欲突破之处,本发明人以此点为考量进行设计,终于设计成一个能将其与自行车的火箭筒结合成一平台,以供增加面积及脚部置放踩踏的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改良的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以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难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为了方便后座乘坐的人踩踏,在自行车具有外螺牙的车轴上设有一中央具螺孔及外覆设有凸齿的火箭筒,利用外螺牙与火箭筒中央螺孔相互螺锁固定而呈一向外凸出供踩踏的圆柱体,由于其不仅受力点极小,除了踩踏相当费力之外,更容易疲劳酸痛而造成意外受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为提供与自行车的车轴的外设有凸齿的火箭筒结合成一供踩踏的平台,设置有
一踏座,呈板状体,所述踏座的供脚踏的表面设有复数个防滑槽;
一包覆缘,设于所述踏座的底面,所述包覆缘对应外设有凸齿的火箭筒的上半部形状,所述包覆缘设有复数个沟槽,且所述包覆缘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至少一包固带,对应设于所述包覆缘上且由软质材料构成,所述包固带两侧分别设有对应所述包覆缘两侧的固定孔的设有透孔的固定片;
至少两固定件,对应设于所述包覆缘两侧及所述包固带两侧的固定片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为螺孔。
以上的,所述固定件为螺丝。
优选地,所述包固带的结构为由网状或片状所组成的一群组的其中的一种结构。
利用这种设计,可以将本实用新型设于自行车的车轴的火箭筒上,以供增加面积及人们轻松省力平稳置放及踩踏。
进一步地,所述包固带为尼龙包固带、帆布包固带或金属材料的包固带。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片并嵌设于所述防滑槽。
其中,所述踏座的供脚踏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
其中,所述火箭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央开设有与自行车的车轴配合安装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火箭筒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为提供与自行车的车轴的外设有凸齿的火箭筒结合成一供踩踏的平台,设有一踏座,呈板状体,踏座的供脚踏的表面设有复数个防滑槽;一包覆缘,设于踏座的底面,包覆缘对应外设有凸齿的火箭筒的上半部形状,包覆缘设有复数个沟槽,且包覆缘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至少一包固带,对应设于包覆缘上且由软质材料构成,包固带两侧分别设有对应包覆缘两侧的固定孔的设有透孔的固定片;至少两固定件,对应设于包覆缘两侧及包固带两侧的固定片的固定孔;将踏座、包覆缘、包固带和固定件设于自行车的车轴的火箭筒上,以供增加面积使人们轻松省力平稳置放及踩踏,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符合进步、实用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设于自行车的车轴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改良结构的脚部踩踏于图4所示踏座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火箭筒与自行车的车轴结合的立体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彝德,未经赵彝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1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婴儿头部防护帽
- 下一篇:一种一次线圈上下同时调压的分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