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0900.X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鸣方;周焕辉;张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空调 控制器 拉丝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上的手动空调控制器的拉丝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机构图1-3所示,穿过拉丝套管1的拉丝2的端部与扇形齿轮9铰接。固定在拉丝套管上的套管定位板3通过螺钉被固定支撑块4上端,支撑块4下端固定在控制器壳体7上。
这样结构中,套管定位板3在(支撑块4上)定位后,拉丝套管也被固定。该定位方式的缺陷在于当拉丝行程较大,套管定位后仅能满足一个极限位置,而当扇形齿轮转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时,拉丝定位到套管定位之间的拉丝过度弯曲,与套管摩擦致使手感偏沉,档位不明显。具体如图2、3所示。图2中,当扇形齿轮9顺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A时,拉丝2的L段,拉丝较为缓和,与套管摩擦较小,不影响手感。图3中,当扇形齿轮9顺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B时,拉丝2的L段拉丝过度弯曲,与套管摩擦增大,致使手感偏沉,档位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扇形齿轮在极限位置时,拉丝不会过度弯曲,以减小拉丝与拉丝套管之间的摩擦力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包括穿过拉丝套管的拉丝、固定在拉丝套管上的套管定位板,其特征是:套管定位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控制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套管定位板可相对于控制器壳体转动(摆动),当扇形齿轮转至极限位置过程中,通过拉丝与套管的摩擦力带动拉丝套管适时旋转,使拉丝能够缓和的在套管中运动,不至于过度弯曲后造成手感偏沉。
所述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套管定位板相对于控制器壳体的转动轴线与拉丝套管的轴线异面垂直。
所述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它还包括一个固定在控制器壳体上的套管定位柱,套管定位板转动设置在套管定位柱上。优选,套管定位柱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直径比套管定位柱外径小的枢轴,套管定位板套装在枢轴上。最好,枢轴的上端面开有螺纹孔,套管定位板位于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与套管定位柱上端之间。控制器壳体与套管定位柱是一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机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机构在极限位置A时,拉丝等零部件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机构在极限位置B时,拉丝等零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套管定位板等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拉丝套管1、拉丝2、套管定位板3、孔31、支撑块4、垫片5、枢轴6、螺纹孔61、控制器壳体7、套管定位柱8、扇形齿轮9、螺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6所示手动空调控制器拉丝旋转式机构,穿过拉丝套管1的拉丝2端部铰接在扇形齿轮9上。套管定位板3固定在拉丝套管1上。套管定位柱8与控制器壳体7是一体成型的。
套管定位柱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直径比套管定位柱外径小的枢轴6,套管定位板上的孔31套装在枢轴6上。套管定位板可以绕枢轴6转动。枢轴的上端面开有螺纹孔61。螺钉10与螺纹孔61配合,并通过垫片5将套管定位板限制在垫片5与套管定位柱上端之间。套管定位板绕枢轴的转动轴线(枢轴轴线)与拉丝套管的轴线异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拉丝套管定位且拉丝套管能围绕套管定位柱适时做旋转动作的结构。该结构的特点在于当扇形齿轮转至极限位置过程中,通过拉丝与拉丝套管的摩擦力带动拉丝套管围绕套管定位柱适时旋转(如图5中箭头所示的套管定位板运行轨迹),使拉丝能够缓和的在套管中运动,不至于过度弯曲后造成手感偏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0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