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灶具的感应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0833.1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均;徐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灶具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具体来说是涉及灶具的一种感应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因感应针绝缘而导致点不着火,或正在使用中因感应针由导通变为绝缘而中途熄火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实际使用中,有出问题的感应针数量位于火盖、点火针之后位列第三位。售后退回的点火器,经检测20%左右是合格的,感应针导通的不稳定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感应针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耐用的感应针。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用于灶具的感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基座和固定设置在绝缘基座上的感应针本体,在感应针本体的表面设有起伏的粗糙部。
如上所述的用于灶具的感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部为螺纹。
如上所述的用于灶具的感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设在感应针本体伸出绝缘基座的两端针体表面。
如上所述的用于灶具的感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设在感应针本体置于火焰灼烧的一端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感应针本体的表面设有起伏的粗糙部,这样粗糙表面比光洁表面在火焰灼烧时,不易产生积碳。
另外,粗糙表面比光洁表面在火焰灼烧时不易产生不导电的包裹头部的严密氧化层,从而可提高反馈针的导通的可靠性。
有粗糙部的感应针可有效降低离子感应灶具的市场维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测试实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用于灶具的感应针,包括有用绝缘基座1和固定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的感应针本体2,在感应针本体2的表面设有起伏的粗糙部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糙部3为螺纹。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螺纹设在感应针本体2伸出绝缘基座1的两端针体表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纹设在感应针本体2置于火焰灼烧的一端表面。
申请人对此还本方案作出了如下试验:
一、实验方案
如图3所示测量电阻,把电欧表的线1与反馈针的一端D固定,然后用线2在反馈针的另一端选定5个点A1、A2、A3、A4、A5(选点的原则是靠近B的内侧,5个点均布在针A上),并读出所测量的5个电阻值,按照此操作分别使线2与C端、B端固定,分别再测出5个电阻值。测完电阻值后,把反馈针放在聚能灶上大火烧2个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再按照开始的方法测量电阻,对比前后两组数据的差异。
二、实验数据
单位:欧姆
三、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经过灼烧后,不带螺纹的反馈针上不导电(或电阻极大)的点明显增多,而2#、4#反馈针带浅螺纹的C端和1#、3#反馈针带螺纹的AB两端比2#、4#反馈针不带螺纹的AB两端不导电的点要少,即经过燃烧后带螺纹的反馈针比不带螺纹的导电效果要更好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0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读卡方式自动切换功能的车载单元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