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化馈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965.7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徐树立;邓晓生;陈伟佳;徐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华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光升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H01Q1/38;H01Q1/42;H01Q19/1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曹志霞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馈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不同反射面的2.4GHz波段双极化馈源,可以用于互联网的MIMO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互联网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要求使用的天线,大部分都要求双极化(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而应用在2.4GHz的双极化抛物面天线还比较少见。而馈源是抛物面天线的核心部件,所以有必要研发一种水平、垂直双极化,工作频率在2400MHz~2485MHz的双极化馈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市场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化馈源,以满足多输λ多输出系统对收发天线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馈源,包括底座(6)、支撑主杆(3)及辐射单元(2),其中:所述辐射单元(2)为耦合型十字交叉半波振子;所述支撑主杆(3)的一端安装所述辐射单元(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6)上;所述底座(6)的底面安装两接头(7),分别通过所述支撑主杆(3)内的同轴电缆连接到所述辐射单元(2)的对应半波振子上。
较优地,所述辐射单元(2)为两个用印刷电路板制作的耦合型十字交叉对称半波振子,其中:印刷电路板一面T字型金属层中间设置一绝缘带;印刷电路板另一面设置贯穿振子两边的7字型金属条;两个半波振子中间各开设一道槽,以将两个半波振子相互之间卡接在一起,形成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一组辐射单元。
较优地,所述辐射单元(2)的馈电点上拼接一短路线。
较优地,所述辐射单元(2)焊接在一铜板上,该铜板的另一面焊接在所述支撑主杆(3)的顶面上。
较优地,所述辐射单元(2)外套一防水罩(1)。
较优地,所述防水罩(1)的内底部装有一铜板作为反射板。
较优地,所述防水罩(1)固定在所述支撑主杆(3)顶端设置的一凸盖(4)上。
较优地,所述支撑主杆(3)底端设置一凸盖(4),以将所述支撑主杆(3)与所述底座(6)固定。
较优地,所述支撑主杆(3)的中部外套一非金属管(5)以防水。
较优地,所述底座(6)的底面设置夹角为10~30°的两平面,以分别安装一所述接头(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极化馈源的辐射单元为耦合型十字交叉半波振子,可实现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优化参数后工作频率为2300MHz~2700MHz,驻波比少于1.8,增益21dBi,隔离度大于28db,可满足多数入多输出系统(MIMO)对收发天线的使用要求。该双极化馈源结构紧凑,制作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极化馈源的整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辐射单元的主视图;
图2b为图1中辐射单元的侧视图;
图2c为图1中辐射单元的俯视图。
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1、防水罩;2、辐射单元;3、支撑主杆;4、凸盖;5、非金属管;6、底座;7、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同时参见图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双极化馈源(以下简称馈源)的一较优实施例。该天线馈源是为了弥补市场产品的不足,迎合市场需要而研发的一个2.4GHz波段双极化馈源。该产品分主要三部分,即底座6,支撑主杆3和辐射单元2,核心部分在辐射单元2,以下分别对各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Φ57mm圆柱型底座6的底面有两个夹角10°~30°平面,以安装两个接头7;底座6的另一侧有一个凸盖4,该凸盖4有圆管凸起,以便将支撑主杆3插入凸盖4内,然后用内六角螺丝固定;支撑主杆3内有两根同轴电缆,分别连接两个辐射单元2和两个接头7;在支撑主杆3的另一端焊接有一块铜板,铜板上固定两个用印刷电路板制作的耦合型十字交叉半波振子,作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辐射体2;在十字交叉半波振子的外面装有一个防水罩1,其中有一块反射铜板安装在防水罩1里,该防水罩1利用一个非金属凸盖4安装固定在支撑主杆3上;同时在支撑主杆3上外套一非金属管5,用来防水。
以上实施例的双极化馈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点:
1、圆柱型底座6的一端有夹角为θ(10°~30°)的两个平面便于接头7安装;在支撑主杆3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凸盖4,分别用于固定底座6与防水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华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光升,未经广东盛华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光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安装结构
- 下一篇:列车用智能增压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