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9607.6 | 申请日: | 201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虞放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放河 |
| 主分类号: | D03D47/23 | 分类号: | D03D47/23;D03D47/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5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织机 送纬剑上 纬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纬纱夹,尤其是一种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属于纺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纺织市场上对剑杆织机的纬纱运送夹纱器及安装在其上面的装置有持续改进的要求,使得这些构件能确保大多数现代织机完美的工作。目前现有的送纬剑头,普遍采用工程塑料加金属嵌件制成,传统送纬剑头的纬纱夹持器上的纬纱夹一般是由铸件制成。纬纱夹一般由上纱夹和下纱夹组成,并靠定位槽和定位块进行定位。定位槽和定位块分别设置在上纱夹和下纱夹上,在纬纱夹的制造过程中,由于要在上纱夹和下纱夹上分别制造出定位槽和定位块,便需要在一块铸件上铸造出槽体和凸起,这无疑加大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效率。另外一方面,在纬纱夹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定位槽和定位块的配合不是很稳定,容易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上纱夹和下纱夹的脱离,极易导致产生故障,这将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构思巧妙的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使纬纱夹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减少了加工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包括上纱夹和下纱夹,所述下纱夹的一端为安装部,另一端为第一夹持部,所述上纱夹的一端为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其特征是:在所述上纱夹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下纱夹上设置有可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栓。
所述下纱夹的安装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为凹槽部,在所述凹槽部上设有压杆槽,所述压杆槽贯穿于整个下纱夹。在所述定位孔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与压杆槽相配合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部分突出于下纱夹的外侧表面。
在所述下纱夹的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将下纱夹安装在送纬剑剑架上的安装孔。
所述定位栓位于安装孔和压杆槽之间。
在所述上纱夹上相对于压杆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滑槽。
所述凹槽部的槽底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由凹槽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倾斜。
所述下纱夹上靠近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向下纱夹的外侧形成弯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保证纬纱夹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减少了加工的难度,同时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纱夹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纱夹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纱夹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纱夹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纱夹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用于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纬纱夹包括上纱夹1、下纱夹2、安装部3、第一夹持部4、压杆槽5、安装孔6、定位孔7、第二夹持部8、定位栓9、压杆10、防滑槽11、凹槽部12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纱夹1和下纱夹2,所述下纱夹2的一端为安装部3,另一端为第一夹持部4,安装部3和第一夹持部4之间为凹槽部12,所述凹槽部12的槽底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由凹槽部12远离第一夹持部4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夹持部4的一端倾斜;在所述凹槽部12上设有长圆形的压杆槽5,所述压杆槽5贯穿于整个下纱夹2,在安装部3上设置有用于将下纱夹2安装在送纬剑剑架上的安装孔6,在压杆槽5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栓9,所述定位栓9位于安装孔6和压杆槽5之间;所述上纱夹1的一端为与第一夹持部4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8,所述上纱夹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可与定位栓9相配合的定位孔7,在定位孔7和第二夹持部8之间设置有与压杆槽5相配合的压杆10,所述压杆10的高度大于下纱夹2的厚度,可以保证压杆10与下纱夹2配合后,压杆10的一部分突出于下纱夹2的表面,以方便压杆10经击打后,使下纱夹2和上纱夹1之间张开,使纱线进入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8之间,以被夹持住;
在所述上纱夹1上相对于压杆10的另一侧设置有长圆形的防滑槽11,所述防滑槽11可以保证上纱夹1在海棉上行进时防止滑动;
所述下纱夹2上靠近第一夹持部4的顶端向下纱夹2的外侧形成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放河,未经虞放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电极材料分解回收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电子身份识别信息网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