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202.2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小龙;徐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小龙;徐本林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库中氯气泄露的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泄氯吸收装置主要由储液箱、吸收塔、离心风机、耐腐蚀泵、风管及管件、控制柜等部件组成,由于吸收液的不同,分为氧化还原(吸收液采用FeCl2溶液)和碱中和(吸收液采用NaOH溶液)两种类型。
氧化还原型泄氯吸收装置的处理过程为:离心风机将泄漏在氯库中的氯气抽送至反应吸收塔,同时耐腐蚀泵将吸收液抽送至反应塔,此时氯气由下向上流动,吸收液从上向下喷淋,通过填料充分接触,氯气被吸收液(FeCl2溶液)吸收,反应后的液体又流回储液箱,经过再生后,吸收液又可与氯气反应,不断循环使用,而未被吸收的少量氯气通过塔顶的氯气回流管道,又回到氯库,构成一个闭路自动循环系统。
碱中和型泄氯吸收装置的处理过程为:离心风机将泄漏在氯库中的氯气抽送至反应吸收塔,同时耐腐蚀泵将吸收液抽送至反应塔,此时氯气由下向上流动,吸收液从上向下喷淋,通过填料充分接触,氯气被吸收液(NaOH溶液)吸收,反应后的液体又流回储液箱,反应后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氧化还原型泄氯吸收装置的最大优点是,对氯气吸收能力较强(因吸收液可还原再生),缺点是吸收效率相对要低,一次过流接触、反应不完全。碱中和型泄氯吸收装置则怡怡相反,其最大优点是,对氯气的吸收效率很快,一次过流反应充分,缺点是吸收能力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随着对氯气吸收量的增加,储液箱内的吸收液浓度会逐渐减小,造成对氯气吸收能力逐渐降低,并且大量吸收氯气后反应生成的盐类结晶易造成填料层局部堵塞,减少气液接触面积,难以确保一次过流反应持续充分,可能导致尾气排空后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由控制单元与氯气吸收装置组成,该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柜及与PLC控制柜电连接的氯气探测器、风机;该氯气吸收装置包括溶液箱、氯气吸收塔及与该PLC控制柜电连接的液下泵,该氯气吸收塔内设置有吸收液喷淋部件与填料层,该液下泵与溶液箱及吸收液喷淋部件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溶液箱包括FeCl2溶液箱与NaOH溶液箱,所述氯气吸收塔包括一级氯气吸收塔与二级氯气吸收塔,该一级氯气吸收塔与FeCl2溶液箱、该二级氯气吸收塔与NaOH溶液箱分别相通设置,该FeCl2溶液箱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该一级氯气吸收塔的顶端设置有管道与NaOH溶液箱连接,该二级氯气吸收塔的顶端设置有管道连接于氯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FeCl2溶液箱内设置有还原物放置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氯气吸收塔与二级氯气吸收塔的塔顶部分别设置有气液分离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氯气吸收塔与二级氯气吸收塔的壳体,其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下泵与吸收液喷淋部件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库的底面开设有沟槽,该风机的吸气口设置于该沟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级氯气吸收塔与二级氯气吸收塔串联组合,如果其中一氯气吸收塔出现紧急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氯气吸收塔仍然能确保对氯气的有效处理,安全系数大大增强,同时,泄露的氯气首先与一级氯气吸收塔中的FeCl2溶液进行氧化反应,然后再与二级氯气吸收塔中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可确保泄露的氯气吸收彻底,而且,反应后的NaOH溶液的浓度变化较小,产生的盐类结晶物相对较少,可避免盐类结晶物对填料层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泄氯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小龙;徐本林,未经白小龙;徐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管机用滚轮架
- 下一篇:用于制糖工艺的新型糖化罐进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