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118.0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华;崔龙兵;翟科军;贾书杰;李海军;董乃仕;刘兵;杨春林;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416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悬挂 器上扣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管悬挂器与其下部双公短节上扣时使用的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油管螺纹在入井连接时上扣扭矩达到规定的数值对于保证其使用性能至关重要,扭矩过小会造成油管螺纹密封泄漏、滑脱的情况,扭矩过大会造成油管螺纹损坏的情况。一些油管悬挂器由于夹持部位设计加工不合理或者其夹持部位外径尺寸和与其下部连接的双公短接节径尺寸与液压拧扣机设计夹持范围不匹配,无法直接使用液压液压拧扣机进行上扣连接和控制扭矩。如果采用管钳或者链钳进行油管悬挂器与双公短节的上扣,将无法控制其上扣扭矩,从而无法保证油管螺纹的安全使用,特别是在气井、高压和超高压油气井上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用于油管悬挂器与其下部双公短节上扣时使用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由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止推环和锁紧环组成,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分为左、中、右三段,左、中、右三段外径依次递减,中段处旋接有止推环和锁紧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一些油管悬挂器由于夹持部位设计加工不合理或者其夹持部位外径尺寸和与其下部连接的双公短接节径尺寸与液压拧扣机设计夹持范围不匹配,无法直接使用液压拧扣机进行上扣连接的问题,保证了油管悬挂器与双公短节的上扣扭矩,对于油管螺纹的安全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总成示意图;
图2是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总成与油管悬挂器、双公短节装配示意图;
图例:1、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2、止推环,3、锁紧环,4、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5、油管悬挂器,6、双公短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由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止推环(2)和锁紧环(3)组成,在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分为左、中、右三段,左、中、右三段外径依次递减,中段处旋接有止推环(2)和锁紧环(3)。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为实心轴,左段为左小右大的圆台形,外圆面加工有与油管悬挂器(4)送放提升母螺纹配合的公螺纹。中段为圆柱体,外圆面加工有公螺纹,用于安装止推环(2)和锁紧环(3)。右段为圆柱体,用于液压拧扣机被钳的夹持。止推环(2)为中心穿孔的圆环,内孔左段为直圆孔,该直圆孔内径大于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的左段外径。内孔右段加工有与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上公螺纹配合的母螺纹,该内孔内径小于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的左段外径。锁紧环(3)为中心穿孔的圆环,内孔加工有与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中段上公螺纹配合的母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使用过程:将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左端公油管螺纹拧到油管悬挂器(5)上用于送放提升的母螺纹中,用管钳稍微拧紧后,将止推环(2)旋转到与油管悬挂器(5)端面接触,旋转锁紧环(3)将止推环(2)锁紧。将双公短节(6)拧到油管悬挂器(5)另一端的母螺纹中,用管钳稍微拧紧。液压拧扣机的被钳和主钳分别夹持住油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心轴(1)右端和双公短节(6),开动主钳旋转双公短节(6),双公短节(6)拧入到油管悬挂器(5)的母螺纹中,当止推环(2)与油管悬挂器(5)端面挤紧后,油管悬挂器(5)保持在静止位置,双公短节(6)继续旋转,这样就可以上到规定的扭矩。上到规定的扭矩后,松开液压拧扣机的被钳和主钳,取下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4)、油管悬挂器(5)和双公短节(6)组合体,将锁紧环(3)和止推环(2)退开,旋出管悬挂器上扣辅助装置芯轴(1),即完成油管悬挂器与其下部双公短节上扣。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调谐直流滤波器失谐故障元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门防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