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8399.8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平;陆政;虞文竹;谭天均;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积碳 点火 检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扩散火焰的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
背景技术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扩散火焰属不完全燃烧,火焰温度较低,现有电极的金属导电部分直径较粗,与火焰温度温差较大,燃气中未燃尽的碳粒在此冷却后形成积碳,使电极与燃烧器产生短路,从而使点火及火焰检测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在扩散火焰燃烧时电极上积碳的点火、检测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包括电极和陶瓷体,所述电极与所述陶瓷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电极的上端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直径在0.5mm至0.6mm。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设为镍铬丝。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通过管套接头连接于所述电极上,所述管套接头的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金属丝和所述电极的端头,且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电极相接触。
更优地,所述套管接头为圆柱形套管,所述套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相配合,所述套管接头的另一端经过压扁与所述金属丝相配合。
更优地,所述套管接头与所述电极螺纹连接,所述套管接头与所述金属丝紧密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电极直径细,使其端部与火焰温度接近,可燃气体(如液化气、天然气等)扩散燃烧时能有效防止积碳,且镍铬丝抗氧化性能好,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一般的电极及安装方式,普通电极在点火时容易发生积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包括如下结构,下文中参照附图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包括电极1和陶瓷体4,电极1与陶瓷体4相连接,还包括一金属丝2,金属丝2与电极1的上端导电连接。金属丝2的直径在0.5mm至0.6mm。金属丝2与电极1导电连接,所以在金属丝2的上端可以实现点火功能。由于镍铬丝抗氧化性能好,经久耐用,所以金属丝2可选择镍铬丝。
如图2所示,金属丝2通过管套接头3连接于电极1上,管套接头3的两端分别套接于金属丝2和电极1的端头,且金属丝2与电极1相接触。
套管接头3为圆柱形套管,套管接头3的一端与电极1相配合,套管接头3的另一端经过压扁与金属丝2相配合。所述套管接头3与电极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管接头3与金属丝2紧密连接。上述配合方式能够更好地使电极1与金属丝2紧密接触,保持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积碳点火、检测电极,电极直径细,使其端部与火焰温度接近,能有效防止积碳,延长电极使用寿命,且镍铬丝抗氧化性能好,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现场拆卸大型过盈联轴器的压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