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人骑自行车组合式增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6681.2 | 申请日: | 2011-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时;李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时;李爱光 |
| 主分类号: | B62M11/18 | 分类号: | B62M1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1008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组合式 增速 | ||
技术领域
自行车是人们得心应手的代步工具,我国有自行车几亿辆,自行车实用技术是交通领域应用技术的一部分。随着交通现代化的进程和节能减排的时代要求,自行车技术必将迅速发展,给人类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绿色通行。
背景技术
在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大提速地发展态势影响下,几乎所有交通工具竭力用高新技术手段装备起来,出现了日新月异地提速发展局面。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实中,做为代步工具的自行车提速的课题也自然突显出来。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自行车齿轮传动技术普遍应用的技术背景推动下,使2人骑自行车组合式增速课题的实现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2人骑自行车组合式增速器是由I、II型两个增速器串联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增速器,简称增速器。欲安装增速器的2人骑自行车称原型车。I型安装在原型车的后中轴处位置,II型安装在后车轮轴皮处位置。原型车安装上增速器后就成为增速车。
人是自行车的“发动机”,单人骑的功率称1个功率单位,用N0来表示。2人骑时则为2个功率单位,用N来表示,N=2N0。单人骑的自行车后货架上带一个人和2人骑自行车的承载状况基本一致,因此两种自行车此时的驱动力也基本相同,用F来表示。根据功能理论,功率等于力乘以力方向上的速度,对于单人骑后货架上带人的自行车则有N0=F·U1,式中U1是单人骑车带人时的速度, 对于2 人骑的自行车,N=F·U,式中U是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将N=2N0代入得U=2U1,这说明2人骑自行车是大功率自行车,它的速度能达到单人骑后面带人的自行车速度的2倍,增速器便是实现这2倍速度的转换装置。
原型车的增速比为i0,I、II型增速器的增速比分别为i1、i2,则增速器(增速车)的增速比为i=i0·i1·i2。根据使用上的要求增速车必须要保留原型车的一切优良的使用性能,因此增速车必须有一个增速比为原型车的增速比,即i=i0,因此要求I、II型必须各有一个增速比等于1的直接挡,即i1=i2=1,这是设计时的第一个必须满足的要求;增速车又必须有增速的性能,这是设计时第二个必须满足的要求,这就要求I、II型各有一个增速比大于1的增速挡,即i1>1、i2>1,样机选择这两个增速比均为1.5,即i1=i2=1.5,这样一来增速器就只有三个挡位,如表1所示:表中2挡位时有两种组合形式,这是I、II型的增速挡的增速比皆为1.5,即i1=i2=1.5的原因,如果选择i1≠i2时,则增速器应具备4个挡位。
表1:增速车各挡位增速比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了组合式增速器样机的实施例。
图1是组合式增速器在2人骑自行车上的安装位置图。
图中:I是I型增速器总成,II是II型增速器总成。
图2是图1中I型增速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旋转剖面图。
图中:1、I型的脚蹬拐;2、I型驱动中轴;3、I型的外单向 自动离合器;4、I型驱动链轮的接盘;5、I型的内单向自动离合器;6、I型的齿环座;7、I型的驱动链轮;8、61910-2Z轴承;9、61905-2Z轴承;10、I型的输出链轮;11、I型的轴皮廂体右盖;12、61906-2Z轴承;13、I型的行星架组件;14、61900-2Z轴承;15、I型的行星齿轮;16、I型的齿环;17、I型的轴皮廂体;18、I型单向制动器制动棘爪;19、I型的行星齿轮轴承卡簧;20、I型的单向制动器棘轮;21、61910-2Z轴承;22、I型的太阳齿轮;23、6004-2Z轴承;24、I型的锁紧螺母。
图4是图3中的B-B剖面图。
图中:25、I型的外单向自动离合器卡铁弹簧;26、I型的外单向自动离合器卡铁、2、I型的驱动中轴;27、I型的外单向自动离合器被动部分;28、I型的外单向自动离合器的主动部分。
图5是图3中的C-C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时;李爱光,未经李中时;李爱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6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式组合瓶
- 下一篇:三轮车座椅固定件与副纵梁、后平架的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