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810.2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勇;周立鸣;李朝白;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2 | 分类号: | B65H18/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化生产行业中,为加快保护膜的贴装速度,通常先将保护膜封装于弹性带中制成料带,再将该料带绕于卷料盘上形成放卷料盘,在生产中,将放松料盘中的料带放出,绕经贴装设备后,再绕于空的收卷料盘上,贴装设备在料带经过时完成取料和贴装的过程。
然而,传统的收卷料盘体积较大,在收卷的过程中安装不便,无法在小型设备上进行运用,使用范围窄;且一般的收卷料盘是通过外部的传动马达来实现其转轴的转动,达到收卷紧固的功效,而传动马达也将专用设备的空间,使得收卷机构在小型设备的使用更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系统控制速度、集成度高的收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收料机构,包括安装基座、卷料套筒及收料动力装置,卷料套筒可转动地套设在安装基座上,收料动力装置设置在安装基座中,收料动力装置与卷料套筒之间为只传递扭矩的浮动连接结构。
所述收料动力装置包括有微型马达、浮动输出轴和摩擦离合器,微型马达的输出端与浮动输出轴的一端浮动连接,摩擦离合器的主动片与浮动输出轴的另一端滑键连接,摩擦离合器的从动片与卷料套筒连接固定。
所述摩擦离合器的从动片与卷料套筒通过固定螺母螺合固定。
所述浮动输出轴的一端开设有套孔,微型马达的输出端伸入套孔中,微型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面,套孔中设置有与限位面配合设置的限位部。
所述浮动输出轴的另一端外表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摩擦离合器的主动片上凸设有与条形凹槽配合设置的凸块,凸块可滑动设置在条形凹槽中。
所述浮动输出轴的另一端尾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摩擦离合器的主动片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推调节螺母、摩擦离合器的主动片。
所述卷料套筒与安装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位于卷料套筒与安装基座之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安装基座、转动套设在安装基座上的卷料套筒、设置在安装基座中的收料动力装置,收料动力装置与卷料套筒之间为只传递扭矩的浮动连接结构,收料动力装置设置在安装基座中能有效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体积,适合安装在各种小型设备上,使用范围广;且收料动力装置与卷料套筒之间为浮动连接结构,能有效延长收料动力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料动力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擦离合器主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4所示,收料机构,包括安装基座1、卷料套筒2及收料动力装置3,卷料套筒2可转动地套设在安装基座1上,收料动力装置3设置在安装基座1中,收料动力装置3与卷料套筒2之间为只传递扭矩的浮动连接结构。
所述卷料套筒2与安装基座1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分别位于卷料套筒2与安装基座1之间的两侧。收料动力装置3包括有微型马达31、浮动输出轴32和摩擦离合器33,微型马达31的输出端与浮动输出轴32的一端浮动连接,摩擦离合器33的主动片331与浮动输出轴32的另一端滑键连接,摩擦离合器33的从动片332与卷料套筒2连接固定。于本实施例中,摩擦离合器33的从动片332与卷料套筒2通过固定螺母4螺合固定。
所述浮动输出轴32的一端开设有套孔321,微型马达31的输出端伸入套孔321中,微型马达31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面311,套孔321中设置有与限位面311配合设置的限位部321a。浮动输出轴32的另一端外表面开设有条形凹槽322,摩擦离合器33的主动片331上凸设有与条形凹槽322配合设置的凸块331a,凸块331a可滑动设置在条形凹槽322中。同时,浮动输出轴32的另一端尾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5,调节螺母5与摩擦离合器33的主动片331之间通过弹簧6连接,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推调节螺母5、摩擦离合器33的主动片331,旋转调节螺母5可对卷料套筒2的输出扭矩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退解的筒纱线
- 下一篇:锅炉用去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