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180.9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江岭;杜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9/00 | 分类号: | F16N19/00;F16N39/02;B21C1/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进式 拉丝 润滑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直进式拉丝机冷却润滑油箱,属于金属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卷筒直径在900mm以上的大型直进式拉丝,由于卷筒转速与电机转速之间的最大减速比达到80左右,需要采用大减速比的减速机,但因拉丝机整机结构和体积的限制,往往采用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结构紧凑,但自身发热量较大,而减速机安装的位置一般在拉丝卷筒的中心,拉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卷筒部分传递给减速机,与减速机自身的热量加在一起,再加上散热条件差,使得减速机的温升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要使得减速机或整机润滑和冷却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要使其润滑油冷却充分,储量满足循环需求。现有的大型拉丝机冷却润滑油箱多数是与工作台连为一体,但为单腔油箱(回油腔与吸油腔为同一个腔),其缺点是回油和吸油口靠得很近,润滑油难以循环和得到充分冷却,影响整机的冷却润滑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以改善拉丝机生产时减速机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包括储油腔、回油腔及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即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端部,所述储油腔数量与整机中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一侧,通过连通管将所有储油腔与回油腔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用于放置油泵,该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后台下方。
所述回油腔通过回油分隔板隔成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两部分,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一端连通。
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管道法兰和出水端管道法兰,通过焊接与冷却水管相连,冷却水管的上端设有径向进水口。
所述回油腔本体上设有放油螺塞、回油口、加油口和油位计。
所述冷却水管出水端法兰内设有出水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润滑油箱油路为迂回的近似“己”形,回油分别在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中经过两次强制水冷和储油腔的空冷后才能进入吸油口,润滑油充分冷却,润滑效果好。
同时油泵安装位置与减速机体对应,即一个减速机体配备一台油泵,回油口和吸油口的位置根据需要布置,可缩短供油路线并减少油压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沿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沿C-C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油箱在工作台中的安装位置图。
图7是图6侧视图。
图中:1-进水端管道法兰、2-冷却水方钢管、3-回油腔、4-连通管、5-储油腔、6-进水口、7-油泵安装腔、8-泵安装法兰、9-油位计、10-放油螺塞、11-回油口、12-加油口、13-出水限位挡板、14-出水端管道法兰、15-回油分隔板、16-二次冷却腔、17-回油冷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包括储油腔5、回油腔3及冷却水管道2,所述冷却水管2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3端部,所述储油腔5数量与整机中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3一侧,通过连通管4将所有储油腔5与回油腔3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7用于放置油泵,该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台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触摸框拐角连接结构
- 下一篇:新型电动润滑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