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波纹管用电热熔连接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3172.4 | 申请日: | 201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斌;叶敏;何洪;张云飞;赵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缆双流热缩制品厂 |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波纹 管用 电热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螺旋波纹管用电热熔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在市政工程管网建设中,螺旋波纹管以其质轻、高强度、耐腐蚀、抗老化、环保等特点,在国际、国内正成为传统混凝土管、铸铁管、普通塑料排水管的理想替代材料。安全、可靠的连接是保证螺旋波纹管长期有效使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其接头方式采用热缩接头,对热缩接头加热后,在高温下作用下,利用其收缩的功能来包覆管道,起到密封的作用,但热缩接头的强度低,抗弯曲力弱,接头与管材之间的间隙难以精确控制,安装后会发生连接区域的渗漏现象,破坏连接质量。在管道吊装、回填过程中,连接处极易折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强度高的螺旋波纹管用电热熔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螺旋波纹管用电热熔连接件,包括端口对接的螺旋波纹管,还包括基体,基体包裹在对接连接处,所述基体两端设置有导电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体包括外层,内层,以及镶嵌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电热熔丝网。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热熔丝网为金属材料。
由于电热熔丝网镶嵌在外层与内层之间,位置比较固定,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电热丝网移动的危险和局部过热的情况,能有效提高连接后的质量,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电装置为连接在电热熔丝网上的两个接线柱,该接线柱位于电热熔丝网和内层之间,并与电热熔机连接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螺旋波纹管之间的连接。将电热熔带缠绕在管道上,通电使管道的外表面和电热熔连接带内层融化,接合,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抗弯曲能力强等优势。适合在螺旋波纹管的连接上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波纹管连接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基体1、外层2、内层3、电热熔丝网4、接线柱5、螺旋波纹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波纹管用电热熔连接件,包括端口对接的螺旋波纹管6,还包括基体1,基体1包裹在管道对接连接处,所述基体1两端设置有导电装置。
所述基体包括外层2,内层3,以及镶嵌在外层2与内层3之间的电热熔丝网4。
由于该电热熔连接件用于螺旋波纹管6,其外层2为与螺旋波纹管6外层材料相近的材料,这样,可以使电热熔连接件和螺旋波纹管6外观整洁,使用寿命相近,一般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其内层3用于熔化后连接管道6,内层3材质遇高温后能快速熔化。
该基体1为片状结构,其宽度和长度均可调,因此该电热熔连接件可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管道。由于电热熔丝网4镶嵌在外层2与内层3之间,位置比较固定,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电热熔丝网4移动的危险和局部过热的情况,能有效提高连接后的质量,可靠性高。
由于电热熔丝网4需要导电后才能发热,利用其导电后发热使基体1内层3和螺旋波纹管6外壁熔化而连接在一起,因此,所述电热熔丝网4由金属材料构成。
所述导电装置为连接在电热熔丝网4上的两个接线柱5,该接线柱5位于电热熔丝网4和内层3之间,并与电热熔机连接通电。
固定好电热熔连接件后,将接线柱连5接到电热熔机上,开启电热熔机,电热熔丝网4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熔化基体1内层3和螺旋波纹管6外壁,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用于螺旋波纹管6连接的工作流程为:
将需要连接的螺旋波纹管6水平放置在便于加工的位置,端口对接,并焊接。清除粘在接头部位管道表面上的泥土、水分及其它杂物。将电热熔连接带缠绕在两根波纹管连接处的波谷中,使电热熔带与螺旋波纹管6的波谷紧密贴合。电热熔连接带的宽度为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将热熔机的输出线与接线柱5相接,设定加热时间后启动热熔机,使螺旋波纹管6外表面和基体1内层3融化、接合,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当熔接过程完成后,关掉电源,等待电热熔连接带充分冷却,完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缆双流热缩制品厂,未经成都电缆双流热缩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