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热效率节能省时型电压力煲碗形发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3111.8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孙延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热 效率 节能 省时 压力 煲碗形 发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煲,尤其是一种高热效率节能省时型电压力煲碗形发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电压力锅基本上是由外锅、内锅、发热盘等部件组成,发热盘横截面为外凸弧面,内锅底面是略大于发热盘弧度的内凹弧面。电压力煲正常工作加热时依靠发热盘和内锅接触的弧面进行热传导。由于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在加热过程中,发热盘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的传递给内锅进行加热食物,部分热量通过发热盘向四周扩散,并传递给外锅和被空气吸收,热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热效率节能省时型电压力煲碗形发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电压力煲发热结构,包括内锅、发热盘、中心传感器、外锅,所述内锅为碗型且有与之配合的碗型发热盘,发热盘除了与内锅底部相接触外,同时发热盘的碗形侧沿将内锅的侧壁一部分包裹在内,发热盘和外锅之间设有垫板。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为双管发热盘。
作为优选,所述内锅为铝质内锅,内表面采用不粘锅涂层喷涂。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的周圈与内锅有一定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传感器利用十字盘螺钉II穿过螺钉孔与发热盘螺纹孔II的配合固定于发热盘,中心传感器上表面穿过发热盘上的中心孔与内锅底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利用十字盘头螺钉I穿通外锅螺纹孔以及垫板上的垫板螺纹孔与发热盘螺纹孔I的配合固定于外锅上。
作为优选,发热盘上分别设有两组接线导柱,第一接线导柱穿过垫板上的垫板导柱孔以及外锅上的第一导柱孔,第二接线导柱穿过垫板凹槽以及外锅上的第二导柱孔,以便电源软线与接线导柱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管加热的碗形发热盘,使发热盘与内锅的接触面积增大和内锅的受热面积更均匀,从而发热盘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内锅的热量增加,提高发热盘的热效率。并且有双管加热管可实现大火快煮小火慢炖的功能,更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由于碗形双管发热盘在传统的平面发热盘基础上高出一圈外沿,实现立体加热功能,使食物在更短的时间内加热煮熟,达到省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能源、节省炊煮时间、提高热效率、实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内锅1,发热盘2,发热盘螺纹孔I21,发热盘螺纹孔II22,中心孔23,第一接线导柱24,第二接线导柱25,中心传感器3,螺钉孔31,十字盘头螺钉II4,垫板5,垫板螺纹孔51,垫板导柱孔52,垫板凹槽53,外锅6,外锅螺纹孔61,第一导柱孔62,第二导柱孔63,十字盘头螺钉I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2,这种高热效率节能省时型电压力煲碗形发热结构,包括内锅1、发热盘2、中心传感器3、外锅6,所述内锅1为碗型且有与之配合的碗型发热盘2,发热盘2除了与内锅1底部相接触外,同时发热盘2的碗形侧沿将内锅1的侧壁一部分包裹在内,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立体加热功能,单位时间内由发热盘传导给外锅的热量增加,热效率提高,食物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加热煮熟,达到省时的效果。由于发热盘的功率不变,根据Q(消耗的电能)=p(功率)×t(时间),时间减少了,消耗的电能也相应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为确保内锅1内部压力膨胀后对发热盘2挤压不破裂,避免发热,2口部小内锅1底部不能与发热盘2加热面充分接触,造成空加热,从而无法将食物煮熟的弊端,经充分测试验证将发热盘2的周圈与内锅1外径预留约有1.5mm的间隙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的发生。
中心传感器3利用十字盘螺钉II4穿过螺钉孔31与发热盘螺纹孔II22的配合固定于发热盘2,中心传感器3上表面穿过发热盘2上的中心孔23与内锅1底面相接触,达到准确测量内锅1温度的目的。
发热盘2和外锅6之间设有垫板5,,以便于电压力煲起压时碗形内锅1下沉,带动发热盘往下移时外锅6的受力面积均匀,增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发热盘2利用十字盘头螺钉I7穿通外锅螺纹孔61以及垫板5上的垫板螺纹孔51与发热盘螺纹孔I21的配合固定于外锅6上。碗形发热盘2为双管发热盘,发热盘2上分别设有两组接线导柱24、25,第一接线导柱24穿过垫板5上的垫板导柱孔52以及外锅6上的第一导柱孔62,第二接线导柱25穿过垫板凹槽53以及外锅6上的第二导柱孔63,以便电源软线与接线导柱24、25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3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