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害虫诱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2943.8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郑芳;任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害虫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虫装置,尤其为一种高效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境质量及农业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提倡生态农业,即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农药灭虫,避免农药污染大气或残留在农产品上。取而代之的灭虫方法为物理灭虫,目前较为常见的为害虫诱捕器,其原理一般为将粘性物质分布在基体上,通过粘性将害虫粘住,这种结构的灭虫装置为一次性利用,等待害虫沾满或粘性消失后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并且这种灭虫方法较为被动,灭虫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灭虫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高效害虫诱捕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害虫诱捕器,包括一个上下开放的玻璃内筒,其特征在于:玻璃内筒的下端设有向上的翻边,翻边与玻璃内筒之间形成一个收集槽,玻璃内筒外套有一个玻璃外筒,玻璃外筒外面涂有机油,玻璃内筒上端固定有一个支架,支架通过导线固定有一个黄色灯管,支架上另设有吊绳。
本实用新型和以往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收集槽可防止机油滴落在农作物上造成污染,黄色灯管可吸引害虫接近玻璃外筒,提高了灭虫效率,由于玻璃外筒可摘下,方便清理外表面粘附的害虫及涂抹机油,本实用新型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边,2、收集槽,3、玻璃外筒,4、黄色灯管,5、玻璃内筒,6、支架,7、吊绳,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高效害虫诱捕器,包括一个上下开放的玻璃内筒5,玻璃内筒5的下端设有向上的翻边1,翻边1与玻璃内筒5之间形成一个收集槽2,玻璃内筒5外套有一个玻璃外筒3,玻璃外筒3外面涂有机油,玻璃内筒5上端固定有一个支架6,支架6通过导线8固定有一个黄色灯管4,支架6上另设有吊绳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2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