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制取二元醇的生产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2322.X | 申请日: | 201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秦国栋;谭立文;王昆;杨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元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31/20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 地址: | 2624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二酸 二甲 精制 分离 制取 二元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元醇制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由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制取三种二元醇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二元醇中的1,4-丁二醇、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其中1,4-丁二醇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和PBT纤维的基本原料,1,4-丁二醇还是生产重要的有机溶剂四氢呋喃的主要原料;1,5-戊二醇主要用于生产饱和/不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聚酯多元醇以及合成润滑剂所用酯类、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弹性体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的添加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1,6-己二醇主要应用于聚氨酯高弹体改性、 生产聚碳酸酯、聚酯型增塑剂和农药除虫菊酯等。
现有技术中,三种二元醇各以不同的生产方法使用不同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要得到三种二元醇分别需要三种原料、三道生产工序,三种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存在技术空缺,目前国内还没有具规模的1,6-己二醇生产企业,现在市场上的1,6-己二醇主要依赖于进口,主要是以德国拜尔、德国巴斯夫、日本宇部等品牌为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由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制取二元醇的生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由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制取二元醇的生产设备,包括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装置和加氢反应装置,所述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装置的气相出口连通所述加氢反应装置的上部进口,所述加氢反应装置的底部进口设有氢气加热加压装置。
所述加氢反应装置的物料出口依次连通有脱色装置和过滤装置。
其中,所述混二酸二甲酯精制分离装置包括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底部设有液相出口、中部设有物料进口的第一精馏塔、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所述第一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和第三精馏塔的液相出口分别连通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的物料进口,所述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的气相出口分别连通所述加氢反应装置的上部进口。
所述第一精馏塔、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的气相出口分别连通有冷凝器,所述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的气相出口分别通过冷凝器连通所述加氢反应装置的上部进口。
所述加氢反应装置包括设有上部进口、底部进口和下部物料出口的第一加氢塔、第二加氢塔和第三加氢塔,所述第二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的气相出口分别通过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加氢塔、第二加氢塔和第三加氢塔的上部进口。
所述第一加氢塔、第二加氢塔和第三加氢塔内分别设有加氢反应催化剂。
所述第一加氢塔、第二加氢塔和第三加氢塔的物料出口分别依次连通有脱色装置和过滤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套设备、混二酸二甲酯一种原料,加氢生产出三种二元醇,避免了原料的多元化采购,减少了设备的投资,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6-己二醇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精制分离酯时采用相互串联的四个精馏塔,利用三种酯产品沸点的不同进行物理分离,采用连续精馏的方式,分离制备出1,4-丁二酸二甲酯、1,5-戊二酸二甲酯和1,6-己二酸二甲酯三种酯,不会破坏原料中的组成成分,没有污染,不仅生产工艺环保,而且生产的三种酯纯度高,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精馏塔;11.第一气相出口;12.第一液相出口;13.第一物料进口;2.第二精馏塔;21.第二气相出口;22.第二液相出口;23.第二物料进口;3.第三精馏塔;31.第三气相出口;32.第三液相出口;33.第三物料进口;4.第四精馏塔;41.第四气相出口;42.第四液相出口;43.第四物料进口;5.冷凝器;6.第一加氢塔;7.第二加氢塔;8.第三加氢塔;01.上部进口;02.底部进口;03.下部物料出口;04.加氢反应催化剂;05.氢气加热器;06.氢气加压器;9.脱色装置;1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元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元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2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