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入进料式沸腾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695.5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体华;郭荣强;周祖寿;刘训国;杨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腾冲制药厂 |
主分类号: | F26B3/084 | 分类号: | F26B3/08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姬介南 |
地址: | 679100 云南省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进料 沸腾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成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效率更高,对物料损伤小,尤其适合小粒型颗粒干燥处理的吸入进料式沸腾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沸腾干燥装置是中药加工行业常见的设备,主要用于小粒型药丸的干燥。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是将待干燥颗粒一次性加入干燥室内,然后送入除尘装置和加热装置之间进行烘干。由于待干燥的颗粒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将大量的颗粒倾倒入干燥室时,经常会使一部分颗粒变形或者粘连,而且干燥设备的负荷增大,干燥不均匀,延长了干燥时间,导致一部分颗粒干燥过度。另外,干燥后需要进行降温处理,现有技术的装置只是从同一个进风口通入降温用的冷风,从而延长了降温工序。为此,经本设计人潜心研究,研制开发了一种干燥效率更高、药粒损伤小的吸入进料式沸腾干燥装置,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燥效率更高、药粒损伤小的吸入进料式沸腾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进料室、干燥室、除尘室、导热风室和加热装置,所述的进料室下接干燥室,上接除尘室,除尘室上经引风管连接引风机;所述的干燥室下方连通导热风室;所述的进料室上设置负压吸料管;所述的导热风室前接加热装置,导热风室侧面设置降温引风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干燥室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吸入进料方式,使得颗粒在上升风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下落速度趋缓,与热风接触时间延长,药粒表面强度增大,避免了颗粒因撞击和挤压变形,保证了颗粒的粒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降温引风管设置,提高了降温工作效率。试验证明:药粒成品率提高5~10%,每次干燥时间缩短约5分钟,每次降温时间缩短5~10分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中:1-除尘室,2-进料室,3-干燥室,4-负压吸料管,5-移动平台,6-加热装置,7-进风口,8-导热风室,9-降温引风管,10-引风管,11-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所作得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室2、干燥室3、除尘室1、导热风室8和加热装置6,所述的进料室2下接干燥室3,上接除尘室1,除尘室1上经引风管10连接引风机11;所述的干燥室3下方连通导热风室8;所述的进料室2上设置负压吸料管4;所述的导热风室8前接加热装置6,导热风室8侧面设置降温引风管9。
所述的干燥室3设置在移动平台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吸料的方式,借助来自除尘室1的抽吸力,使待干燥颗粒从进料室2和缓地落入干燥室3,在下落过程中去除了一定量水分,颗粒的表面强度增大,避免颗粒相互撞击和挤压而变形,保证了颗粒的粒度,加快了干燥过程。单独设置的降温引风管9使干燥和降温风口分开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干燥室3通过移动平台5进入干燥工位,然后启动加热装置6,吸入的冷风加热后经导热风室8送入干燥室3、进料室2;启动负压吸料管4,小粒颗粒逐步被吸入进料室2,在来自除尘室1的除尘引风和重力共同作用下,以较缓和的速度落入干燥室3,导热风室的热风对颗粒进行干燥;当吸入干燥室3内的颗粒量达到设定限度时停止负压吸料;加热达到干燥标准后,停止加热装置工作,启动降温装置将冷风经降温引风管9持续通入导热风室8,直至完成降温过程。将干燥室3移送到下一工序,可采取两组或更多组干燥室3交替配合使用,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干燥时间较现有技术每次缩短了5分钟左右,降温时间缩短了5~10分钟;加料方式合理,颗粒成品率提高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腾冲制药厂,未经云南省腾冲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超音速分离调压的天然气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气泵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