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收端承地锚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009.4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覃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永忠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3001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支护用锚杆的设计改进,可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基坑支护、基桩工程等周期短的工程,还可用于基桩、岩土、复合地基的静载测试的反力锚固体系。
背景技术
现行的各种地锚技术中,应用得比较多的均为固定不可拆除式的锚杆,偶有少数可拆除的锚杆,其承载形式也是杆侧摩擦型。毕竟岩土体系所提供的摩擦力还是较小的,如需要较大的锚固力时,仅能靠增大锚杆体直径和长度及数量,才可满足使用要求,如此所造成的成本浪费较大。
还有一种地锚,其结构是:锚杆端部与一埋在地下的浇注的砼锚固体固定连接,这样锚杆不仅可受到来自岩土的侧阻力作用,还可受到其端阻力的作用,增大锚杆与岩土之间的锚固力。
但对于一些需要临时地锚的场合,上述地锚就不太适用,在使用周期完成后,不能拆除锚杆体,不光提高成本,而且还可能给地基留下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端承地锚,当施工完成后,锚杆还可被回收,以备循环利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端承地锚,包括锚杆,所述的锚杆下端与岩土中浇注的砼锚固体螺纹连接,所述的锚杆下端的螺纹表面覆盖有机或无机物的隔离层。
所述的砼锚固体整体或部分设于岩土层内的扩孔处,如此岩土对砼锚固体产生进一步的端阻力,进一步加强锚固力。
所述的螺纹为宽距螺纹,主要是考虑钢材较高的拉、压、剪的性能和砼锚固体很低的抗拉、剪能力的综合匹配,拆除锚杆更加方便。
所述的砼锚固体为一倒置的圆台,还可做成倒置的半球形、倒圆锥形、锥台等,增大砼锚固体所受的端阻力同时节省材料。
制作时,首先于锚杆下端的宽距螺纹表面涂刷有机或无机物的隔离层,放置于预先钻至一定深度并钻扩于岩土层的扩孔处,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使锚杆体与扩大体混凝土形成螺纹连接,发挥端承作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临时性的锚固构件,通过螺纹与岩土中浇筑的砼锚固体接触,且其接触面上涂有隔离层,在施工完成后,即可将锚杆旋出,锚杆可反复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大大节约了成本,另外,锚杆及时拆除,不影响场地的后续建设,更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钢制锚杆1放置于预先钻至一定深度并钻扩于岩土层的扩孔处,其上设有宽距螺纹2,拆除时更加方便,并在螺纹2上预覆盖有隔离层3,然后浇筑砼锚固体4以密实,使砼锚固体成型,待砼锚固体4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投入使用。本实施例中砼锚固体4为一倒置的圆台,还可做成倒置的半球形、倒圆锥形、锥台等,整体设于岩土层内的扩孔处,当然也可为其他各种形状,以上端面面积大于下端面为佳,如此不仅增大砼锚固体所受的端阻力同时节省材料。
此时锚杆不仅可受到来自岩土、浇注的砼锚固体的侧阻力作用,还可受到其端阻力的作用,一般来说岩土体的端阻力远大于侧摩阻力。
当不需要锚杆时,按螺纹的旋向转动锚杆体1,由于锚杆体1上的宽距螺纹表面设有隔离层3,可使锚杆1顺利旋出砼锚固体4,再从钻孔中取出锚杆体1回收,只留砼锚固体4于扩孔内,锚杆体1可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使锚杆具有较大的固定力(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端承锚杆作抗拔用,也可将锚固体的上下位置互换,增大锚杆直径,还可作为端承的抗压桩使用),而且锚杆可方便拆除并循环使用,不仅节省了使用成本,且其结构简单,同样节省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永忠,未经覃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桩用成孔高压泥浆管卷筒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硬化预制承插式U型渠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