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高效涡旋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90143.2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泉;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有机 热载体 高效 涡旋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烟气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高效涡旋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主要使用的烟气分离装置不能水平使用,阻力大能耗高,当气体流量下降时,分离效率会同步降低;并且被分离出来的灰尘可能被旋转上升的气流带走,降低分离效率;在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内部必须给烟气分离装置分配一定空间,增加了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阻力大能耗高、分离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高效涡旋分离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高效涡旋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框架,分离器框架上水平设有分离子;所述分离子包括涡旋分离器筒体,涡旋分离器筒体的一端内设有与锅炉炉膛辐射受热区连通的导流叶片,另一端设有与锅炉尾部竖直烟道对流受热区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涡旋分离器的下面与锅炉炉膛的返料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高效涡旋分离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分离子和框架两部分,该分离器安装在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辐射受热区与对流受热区中间位置,不单独占用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的内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阻力大能耗高、分离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辐射受热区2、返料装置3、人孔4、导流叶片5、筒体6、分离器框架7、排气管8、对流受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图中3为人孔,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器框架6,分离器框架6上水平设有分离子;所述分离子包括涡旋分离器筒体5,涡旋分离器筒体5的一端内设有与锅炉炉膛辐射受热区1连通的导流叶片4,另一端设有与锅炉尾部竖直烟道对流受热区8连通的排气管7;所述涡旋分离器的下面与锅炉炉膛的返料装置2连通。
高效涡旋分离器设置在辐射受热区1和对流受热区8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燃料在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辐射受热区1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入口进入高效涡旋分离器的导流叶片4,由于导流叶片4的导流作用,烟气做快速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气中的粉尘被甩到外圈直至到筒体5的筒壁上,中心干净的烟气从排气管7排出,进入对流受热区8。分离出来的粉尘通过返料装置2返回辐射受热区1内再次燃烧,当高效涡旋分离器内的分离子损坏时,可以通过人孔3进行维修更换,与现行分离器相比,维修更换方便、时间短,降低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炉高效涡旋分离器的分离原理与直流式旋风除尘器的原理相同,高效涡旋分离器这种特殊结构使得其自身可以水平放置,阻力损失相对较低,配置灵活方便。
该分离装置绕轴旋转的气流只是朝一个方向做轴向移动,避免了现有分离装置的内部旋转上升气流把已经分离出来的灰尘带走的现象,实践证明:当该分离器烟气流量降到额定流量的50%时,分离效率只下降5%,当烟气流量上升到额定流量的125%时,分离效果几乎不变,高效涡旋分离器对负荷的适应性比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0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醛尾气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