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9523.4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10;F21V8/00;F21V17/1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应用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发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装置的显示部件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而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原件之一。请参阅图1,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框架12,组装在框架12上的液晶显示面板14(LCD面板)及背光模组16。该背光模组16包括光学膜片161、导光板162、灯管163、反射片164、以及背板165。所述导光板162层叠地设置于光学膜片162的下方,所述灯管163设置于导光板162的侧边,所述反射片164层叠地设置于导光板162的下方,所述背板165设置于反射片164的下方,该背板165根据背光模组16的结构与功能设计需要呈凹凸板结构,其部分地接触反射片164以支撑反射片164。其中,反射片164用以对灯管16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163,然反射片164易于受热而软化发生较大的下垂,尤其是靠近光束等热源处。常见的解决方式有在反射片164与背板165形成的间隔中设置加强筋166,通过加强筋166支撑反射片164(如图1所示);或者在背板165上设置支撑凸包167(如图2所示);或者在反射片164底面贴胶条(图未示)。然,增加加强筋166会使零件成本和模具成本显著增加,使整个背光模组16的重量增加;设置支撑凸包167会让背板变得更复杂,增加了翘曲的可能性,会引起其他结构上的问题;贴胶条增加了成本的同时在重工性能上会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反射片下垂、成本低、结构简单的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以及背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下方,所述背板设置于反射片的下方且局部地支撑反射片,所述反射片折弯形成有支撑在背板上以防止反射片下垂的支撑肋。
其中,所述支撑肋为反射片的端部弯折形成,且位于反射片与背板形成的间隔内,该支撑肋的末端抵持所述背板。
所述弯折而成的支撑肋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截面的支撑肋不仅支撑稳定而且结构简单。
其中,所述反射片包括在其一端折弯而形成的多个支撑肋,所述的多个支撑肋支撑在反射片的不同段位。
其中,所述支撑肋形成有与背板平行抵接实现面接触的末段。
其中,所述折弯而成的支撑肋与反射片邻接处的夹角为九十度。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对反射片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反射片上弯折的部位形成有切痕线。
其中,所述反射片上贴附有用以将反射片与导光板粘接的双面胶。
其中,所述背板为弯折的凹凸板状结构,包括多个高位段与多个低位段,所述高位段与反射片抵接以支撑反射片,所述低位段与反射片间形成间隔。
另外,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有上述任一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通过反射片自身弯折形成支撑肋支撑反射片,解决了反射片受热易于发生下垂的问题,且成本低、结构简单、对背光模组的其他零部件及系统结构无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应用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应用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应用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框架22、组装在框架22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4(LCD面板)及背光模组26。该背光模组26包括光学膜片261、导光板262、灯管263、反射片264、以及背板265。
所述导光板262层叠地设置于光学膜片261的下方,对光线起导光作用。所述灯管263设置于导光板262的侧边,作为该背光模组20的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9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