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井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9083.2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轩;岳宏图;陈文;戴光明;汪新国;裴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E21B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卢江 |
| 地址: | 100101 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井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通信系统,特别是涉及在测井井下仪器总线中使用的测井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为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一般按所探测的岩石物理性质或探测目的可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气测井、地层测试测井、钻气测井等。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如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床等。
目前,测井井下仪器总线中通常采用CAN总线、1553总线和RS485总线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存在着很多缺点,如:各个仪器需要次序设置,对研发测试造成很大不便,对上井的应用人员要求也很高;与地面系统耦合度太高,所有数据报文由地面设备整合,增加新的仪器都需要对地面控制设备重新开放;目前以此基础开发的设备流量小,只有几十K到上百K的速度,不能支持新一代的测井仪器;系统架构造成整个测井系统的软件架构耦合度非常高,新的仪器增加导致网管软件大幅修改;现在做仪器的厂家非常多,如果新仪器要加入到此架构中,仪器的修改幅度非常大,工作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测井井下仪器总线中使用的测井通信系统,其可简化设备之间的耦合性和相关性,建立设备的模块化,并建立总线数据传输平台,使各厂家的仪器更容易兼容进去,并且简化测井系统的开发、调试和应用,提高总线系统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至少之一,其方案是:一种在测井井下仪器总线中使用的通信系统,其具备同轴电缆和位于井下的测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中央处理器、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上的以太网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以太网芯片与所述同轴电缆之间的同轴电缆芯片,在所述以太网芯片从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到发送报文时,所述以太网芯片通过调用所述同轴电缆芯片将所述发送报文发送到所述同轴电缆上,在所述同轴电缆芯片探测到所述同轴电缆上有属于或发送给自身的数据报文时,将该数据报文接收并发送到所述以太网芯片,所述以太网芯片将所述数据报文传送到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以太网芯片和所述同轴电缆芯片设置在所述测井仪器中,或者是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以太网芯片和所述同轴电缆芯片做成为独立于所述测井仪器之外的模块,所述测井仪器通过该模块再连接到所述同轴电缆上。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报文和所述数据报文均符合IEEE 802.3协议。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以太网芯片实现IEEE 802.3逻辑链路层协议,所述同轴电缆芯片实现IEEE 802.3媒介访问控制层协议。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井仪器的数目为多个,各个所述测井仪器利用软件开发成独立的网络单元,所有的所述测井仪器组成一个子网。进而,所述软件的架构是在TCP/IP架构上开发应用程序的。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系统使用TCP/IP协议,能和任何网络设备对接。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系统能整个直接挂接到互联网上,通过TCP/IP协议直接进行操作和控制。
此外,优选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井仪器能够被进行远程测试、控制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简化设备之间的耦合性和相关性,建立设备的模块化,并建立总线数据传输平台,使各厂家的仪器更容易兼容进去,并且简化了测井系统的开发、调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总线系统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理解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如下的详细说明就会变得更清楚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系统中的报文发送过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系统中的报文接收过程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软件架构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和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9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载力机构
- 下一篇:电能表检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