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内控护栏管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8465.3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再晋;刘友举;黄小卫;周俊生;李丽秀;修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内控 护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景观装饰及城市亮化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内控护栏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LED护栏管是一种常见的LED装饰灯具,在景观装饰和城市亮化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建筑物勾勒轮廓、桥梁道路装饰照明、RGB护栏管灯屏、全彩数码招牌等城市亮化工程。现有的LED护栏管主要采用外控型的控制方式,也有少部分采用内控型的控制方式。
外控型的LED护栏管演示工作时需要外接昂贵的外部编程控制器,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2618.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护栏管控制系统,其包括编程控制器和作为接收单元的护栏管,使用时需要外接编程控制器实时将数据发送给护栏管,每根护栏管采用接力传输的方式传递数据。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护栏管,在使用中一旦由于某根管出现故障,将导致后面所有的护栏管都不能正常工作,因而系统可靠性较差。
传统的内控型LED护栏管则在出厂前,一般由厂家预先烧录每根管的演示程序和数据,并对每根管给予编码标识,客户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数码管的编码序号安装,并且不能互相替换,客户更不能再自行更新管内的演示内容。如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02744.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护栏管及其组成的LED护栏管灯屏,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06015.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冗余容错功能LED护栏管及其组成的灯屏,这两种护栏管产品,由于灯体内都没有配备可重复擦写的存储器,因此使用时要么采用外接编程控制器的外控方式,要么必须采用内控模式,即在必须出厂前由厂家预先烧录每根管的演示控制程序,并对每根管进行编码标识,然后交由用户按预定的方案进行安装。由此可见,传统的内控型数码管有实际应用不灵活,现场安装容易混乱和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因而这两种护栏管产品都存在现有技术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内控护栏管控制系统。依据该方案制作的LED内控护栏管,不需要在出厂前预先编码和烧录演示内容,可以由用户在工程应用时自由更新护栏管的演示内容,不同位置的护栏管可互换使用,工作时不需要外接编程控制器,每根护栏管可独立运行,因此工程造价更低,应用更灵活,运行更可靠,安装维护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ED内控护栏管控制系统,包括编程控制器和至少一个LED内控护栏管,各LED内控护栏管按照数据流向逐一串接起来;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程控制器包括用于产生各LED内控护栏管的演示控制数据的数据编程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把演示数据精确传输到各LED内控护栏管的数据通信控制模块;所述LED内控护栏管内设置有通过排线插头插接的发光PCB板和控制PCB板;发光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红、绿、蓝三原色LED发光二极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驱动一组红、绿、蓝三原色LED发光二极管工作的LED驱动单元;控制PCB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LED内控护栏管工作的微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存储LED内控护栏管演示控制数据的电可擦写存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单元基于Atmega8单片机组成。
编程控制器产生各LED内控护栏管工作所需要的演示控制数据,编程控制器与第一个LED内控护栏管连接,并精确传输和保存到各LED内控护栏管中,完成此一过程后,各LED内控护栏管各自独立工作,此时,编程控制器可与第一个LED内控护栏管脱离连接。
编程控制器每次向串接的LED内控护栏管传输数据时,先发送一个动态编址指令,内容包括动态编址指令码、起始地址码以及本次地址数,第一个LED内控护栏管收到动态编址指令时,将起始地址码设置为自身地址,再将起始地址码递加1和本次地址数递减1,然后再将动态编址指令发送给与其相连的下一个LED内控护栏管,其亦作同样的处理,如此接力下去,直到本次地址数为0则停止,则完成指定数目之LED内控护栏管的动态地址编码。
编程控制器通过向各LED内控护栏管发送若干个数据传输指令数据包来完成写入各LED内控护栏管的控制数据,数据传输指令数据包的内容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码、目标地址码以及演示控制数据,第一个LED内控护栏管收到数据传输指令数据包时,如果其中的目标地址码与自身地址码相同即保存其中的演示控制数据,否则传输给与其相连的下一个LED内控护栏管,其作同样的处理,如此接力传输方式,即可把控制数据包精确传输到目标LED内控护栏管,并由其接收和保存。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8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