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制氮机氮气替代液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8414.0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武少国;梁后杰;郑华;马良;黄利涛;张可红;薛鸿英;侯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制氮机 氮气 替代 液氮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新型制氮机氮气替代液氮装置。
二、背景技术:在目前国内现有的液化天然气工厂中,绝大部分都采用氮气膨胀制冷与含有氮气的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而其中的高纯度氮气(99.999%)均来自气化后的液氮,对液态氮的依赖性很强,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存在因液氮供应不及时造成系统停车的危险。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种新型制氮机氮气替代液氮装置,它改变了LNG企业对液氮的依赖,做到LNG生产过程中作为制冷剂的高纯度氮气的自给自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第一塔、第二塔、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第四阀、第五阀、第六阀、第七阀、第八阀、电加热器、制氮机来气管线、再生气放空管线连接而成,在第一塔、第二塔的最顶端连接着进气管线,在进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一阀、第二阀,第一阀、第二阀的入口端连接着制氮机来气管线;在第一塔、第二塔的上部同时连接着一条再生气排气管线,在再生气排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五阀、第六阀;在第五阀、第六阀出口处连接着再生气放空管线;在第一塔、第二塔的最底端连接着出气管线,在出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三阀、第四阀,第三阀、第四阀的出口端直接与现场用气点管线连接;在第一塔、第二塔的下部同时连接着一条再生气进气管线,在再生气进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七阀、第八阀;在去现场用气点管线上引出一根管线作为再生加热气管线使用,在其上连接着电加热器,电加热器根据温度启停,间歇工作。
工作原理,当第一塔在干燥时,第一阀和第三阀打开,第五阀和第七阀关闭,干燥后的氮气大部分供现场氮气循环使用,一小部分经电加热系统后进入第二塔,对其进行再生,此时,第六阀和第八阀打开,第二阀和第四阀关闭,当第二塔顶部出口温度达到120℃时电加热系统停止工作转入冷吹程序,直至冷吹到常温后对其进行切换,第一塔转入再生程序,第二塔进行干燥操作。
制氮机产出的纯度99.99%的氮气由干燥塔顶部进入从底部出来,出口氮气再分成两股,一股做为LNG工厂氮气膨胀制冷工艺氮气循环使用,一股通过再生加热系统作为自身再生使用,经过深度脱水后氮气露点达到-79℃以下,完全可以满足采用氮气膨胀制冷或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对氮气的需求。
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制氮机氮气替代液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塔 2、第二塔 3、第一阀 4、第二阀 5、第三阀 6、第四阀 7、第五阀 8、第六阀 9、第七阀 10、第八阀 11、电加热器 12、制氮机来气管线 13、再生气放空管线14、现场用气点管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塔1、第二塔2、第一阀3、第二阀4、第三阀5、第四阀6、第五阀7、第六阀8、第七阀9、第八阀10、电加热器11、制氮机来气管线12、再生气放空管线13连接而成,在第一塔1、第二塔2的最顶端连接着进气管线,在进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一阀3、第二阀4,第一阀3、第二阀4的入口端连接着制氮机来气管线12;在第一塔1、第二塔2的上部同时连接着一条再生气排气管线,在再生气排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五阀7、第六阀8;在第五阀7、第六阀8出口处连接着再生气放空管线13。
实施例2、在第一塔1、第二塔2的最底端连接着出气管线,在出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三阀5、第四阀6,第三阀5、第四阀6的出口端直接与现场用气点管线14连接;在第一塔1、第二塔2的下部同时连接着一条再生气进气管线,在再生气进气管线上分别连接着第七阀9、第八阀10;
实施例3、在去现场用气点管线14上引出一根管线,在其上连接着电加热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8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