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561.6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张华;郝增恒;王民;詹成根;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3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明色化 隧道 沥青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工程用的铺装结构,尤其是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内公路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狭小的管状环境。隧道内没有隧道外一般路段的日晒雨淋气候,全年气温相对稳定,温度变化幅度小,温差小;但隧道内湿度大,比较潮湿,地下水丰富。隧道内空气流动性小,空气易污染;隧道内没有日照,常年处于黑暗中,能见度低。因此,隧道路面铺装、养护要求及其技术,与高速公路一般路段的路面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
沥青路面具有的技术优势令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针对隧道沥青路面的专项研究仍比较欠缺。对于隧道沥青路面存在的技术薄弱环节,通过近十年来的研究与应用,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烟雾大、防水性差、阻燃性不良等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唯独隧道沥青路面亮度不足的技术劣势,除加强照明外,一直未能得出良好的解决办法。
面对隧道在运营中由于路面能见度不足而消耗大量能源,屡次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等严峻问题,目前主要通过采用在路面铺装材料中添加荧光性材料或玻璃晶体材料,来提高其光照反射能力,然而其应用效果并不好,例如这些材料不能承受重载交通,在嵌入原有路面的同时破坏了原有路面结构,造成路用性能的衰减等等。可以认为,保持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与提高光照反射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影响隧道沥青路面性能完善和推广应用的一大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保持了原有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还显著提高了隧道路面的反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结材料层和白色碎石层;所述白色碎石层嵌入在隧道沥青路面的骨架空隙当中,压实形成复合式嵌挤结构层;该复合式嵌挤结构层上涂覆有胶结材料层。
上述白色碎石层,优选采用粒径为5~10mm的白色碎石组成该碎石层,该粒径的石料更易嵌入沥青路面的骨架空隙当中,且该其路面表面整体平整度较好。
上述功能层中,白色碎石层的碎石撒布覆盖率为50%~60%,以使得其表面整体明色化效果较好,且整体结合紧密,具体根据隧道照明环境条件而定。
为进一步提高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的明色化程度和性能,上述白色碎石层,采用满足下表中所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市售的人造白色石料:
这种人造白色石料,是经过高温煅烧特制而成的,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棱角性与级配,石料性能指标均须满足沥青路面集料使用性能需求,该石料的粒径与撒布量,根据隧道具体照明环境条件而定。
上述胶结材料层,由专用于道路工程层间粘结材料组成,通常采用热熔沥青层、改性沥青层、乳化沥青层、改性乳化沥青层等,但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颜色呈现出灰白色的明色化胶结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其石料嵌挤能力与胶结材料的拉拔粘结强度显著提高,石料粘附性十分优异,以及路面结构耐久性。其具有优异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结构整体性和路表功能性更为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基坑内引流排水结构
- 下一篇:钢帘线放线机的导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