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偏振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7026.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楠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观看3D视频的偏振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立体式3D视频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立体式3D视频是模仿人类眼镜的成像方式、利用偏振原理制作而成的。人类通过左右眼镜看物体的角度不同,使得物体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也不完全相同,进而能区分出物体的前后、远近等,从而产生立体视觉感。立体式3D视频在拍摄过程中通过两台摄像机分别模仿人类的左眼和右眼同时进行拍摄,并在放映过程中将两台摄像机所拍摄的景象通过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至一个银幕上,从而使观众产生立体的视觉。
通常,在放映过程中在每台放映机前加设偏光镜,一台放映机前设置横向偏振片,另一台放映机前设置纵向偏振片,从而将不同方向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镜里。而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也需要带上相应的3D偏振眼镜,使左右眼分别过滤掉不符合该偏振方向的画面,只能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也就是说,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样,左右眼所获得图像合成之后,就产生了立体的视觉感。
参考图1,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这种带镜腿的3D偏振眼镜,但是这种眼镜对于戴眼镜的人而言,相当于佩戴了两幅眼镜,不仅佩戴不舒适,而且由于偏振镜片和原有眼镜镜片之间的空隙使得画面会出现重影,观看角度也会受到限制。
此外,参考图2,专利号为ZL201020293739.3、名称为“3D眼镜”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仅能夹持在眼镜上的3D偏振眼镜。对于此类3D偏振眼镜,由于其无法适用于不带眼镜的人群,因此影院往往需要在准备该类3D偏振眼镜的同时,还需要准备如图1所示的带镜腿的3D偏振眼镜,而且由于无法预估观众群中戴眼镜的人数,因而反而增加了影院的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3D偏振眼镜,适于观看3D视频时使用,能够同时满足戴眼镜和不戴眼镜的观众群,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3D偏振眼镜,包括3D偏振镜体,适于过滤符合偏振方向的光线;夹持装置,与所述3D偏振镜体活动连接,适于将3D偏振镜体卡接于其它普通眼镜上;以及与所述3D偏振镜体活动连接的镜腿。
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至少包括适于连接所述3D偏振镜体的连接部和适于夹持普通眼镜的卡爪。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3D偏振镜体通过卡接方式进行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3D偏振镜体的镜桥或3D偏振镜片上。
可选的,所述卡爪与所述3D偏振镜体之间具有能够容纳普通眼镜镜框的空间,使得所述3D偏振镜体能够通过所述卡爪卡嵌在普通眼镜上。
可选的,所述卡爪在纵向上呈远离所述3D偏振镜体的弯曲,并且在横向上呈偏向所述3D偏振镜体镜桥的弯曲。
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位于卡爪底部的固定部,适于实现所述3D偏振眼镜与所述普通眼镜之间更为稳固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爪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3D偏振镜体至少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偏振镜片,适于过滤符合所述偏振方向的光线;连接所述偏振镜片的镜桥;以及分别位于每个偏振镜片相对于所述镜桥另一侧的卡槽,适于与所述镜腿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镜腿与所述3D偏振镜体之间采用弹簧卡接或卡齿卡接的活动连接方式。
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或者镜腿都可以方便地与3D偏振镜体进行组合安装和拆卸,并分别为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合适的3D偏振眼镜,结构简单,制作和应用极为方便。对于观众而言,提高佩戴和观影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对于影院而言,在无需准备两种或更多类型的3D眼镜的前提下,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此外,也节省了成本,便于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常见的带镜腿的偏振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现有的不带镜腿的偏振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3D偏振眼镜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3D偏振镜片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夹持装置120与3D偏振镜片110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夹持装置120与3D偏振镜片110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夹持装置120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镜腿130与3D偏振镜片110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楠,未经张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7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侧进出滤芯杯的汽油滤清器
- 下一篇:智慧型付费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