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6369.5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9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电费 结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算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网电费结算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电力行业进行了发电与输电的分离改革。在市场化进程中,电网企业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营模式走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一方面希望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期望以更合理的经营过程来控制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目前无论是从技术上看还是管理上看都存有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1.主体意识的相对缺位,这种条块化的观念直接导致资产投资(规划)与生产运行的分离,资产维护与生产运行的分离,资产回报与生产运行的分离,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
2.管控体系的相对分离,管控分离的原因除了上述“重生产、轻管理”观念外,还在于电力系统具有实时平衡特性,因此生产控制系统从数据采集到数据预处理到数据分析,都基于实时技术。而管理信息系统则不然,对实时特性的要求相对较弱,两者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因此不尽相同。
3.管理革新的相对滞后,竞争、服务、成本意识的觉醒与长期以来各业务条块化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必然带来信息化的曲折发展。管理模 式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好的管理模式,即使用同样的技术与平台,所实现的系统也是不同的,目前很多ERP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其只是机械地将原有流程固化,未能有效建立业务协作。管理变革是两大体系融合的基础,目前电网公司还缺乏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相适应的扁平化的管理机制,缺乏规划、基建、运行、维护等业务的全局规划,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地得到电量数据并进行处理和保存,提高管理效率的电网电费结算装置。
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包括:输入端口,用于接受从外部输入的数据;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端口耦合连接;以及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经过控制电路处理过的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用于将从所述输入端口输入的数据过滤;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将从所述过滤器得到过滤后的数据;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将从所述控制芯片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控制芯片处理过的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数据库;以及给所述过滤器、所述控制芯片、所述存储单元及所述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时钟模块,所述始终模块与所述存储单元、所述通讯单元、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电源耦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将数据实时采集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调度人员进行集中监测,并同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进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避免关键数据局限某“信息孤岛”中,而且通过对电量数据集中 监测,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发现生产中的薄弱中环节,可以装置、科学、准确、实时地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工作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结构框图。
1-电网电费结算装置 2-服务器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1,包括:输入端口,用于接受从外部输入的数据;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输入端口耦合连接;以及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经过控制电路处理过的数据。
控制电路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用于将从输入端口输入的数据过滤;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将从过滤器得到过滤后的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将从控制芯片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通讯单元,通讯单元将控制芯片处理过的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数据库2;以及给过滤器、控制芯片、、存储单元及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时钟模块,始终模块与存储单元、通讯单元、控制芯片及电源耦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网电费结算装置将数据实时采集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调度人员进行集中监测,同时,多个电网电费结算装置可以通过其中的通讯单元相互之间联系,进行数据共享。并同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进 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避免关键数据局限某“信息孤岛”中,而且通过对电量数据集中监测,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发现生产中的薄弱中环节,可以装置、科学、准确、实时地进行管理。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6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