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5589.6 | 申请日: | 2011-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叶水明;赵保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吴艳;龙洪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在通讯设备中,插箱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利用空间以及便于维护,插箱内部逐渐转向模块化设计,比如电源模块、风扇模块等等。随着通讯系统处理的信号量的不断增加,为满足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密度且多针脚的连接器与母板进行连接,并且在安装维护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对这些接口模块进行插拔操作。
随着设备小型化的发展,插箱内部的模块集成度也越来越高,模块上能够安装扳手的空间非常有限,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松不脱螺钉锁紧、扳手插拔的方式,占用空间较大,很难满足目前小型化模块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扳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锁紧和插拔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把手、卡勾和转轴,
所述卡勾包括转动台;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转动台相配合的装配槽;所述卡勾通过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把手上的所述装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勾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固定槽和第一弹簧固定柱;
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槽和第二弹簧固定柱;
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柱和第二弹簧固定柱的弹簧的两端分别卡紧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槽和第二弹簧固定槽上;
所述弹簧张紧时,所述转动台顶在所述装配槽中,从而将所述卡勾锁紧在所述把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把手的装配槽处设有第二装配孔;
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把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孔为偏心孔,即,所述第一装配孔的中心到所述转动台的边缘的距离不等。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设计成:
当所述卡勾向上运动时,所述偏心轮的半径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卡勾顶在所述装配槽中,实现锁紧;
当所述卡勾向下运动时,所述偏心轮的半径逐渐变小,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有锯齿状的凸起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尾部具有滚花部分,实现与所述把手间的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锁紧功能,且可以当做拉手进行插拔的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扳手的设计,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实现锁紧和插拔功能,其不同于常规安装在面板上的扳手形式,特别适用于集成度高,空间紧凑的模块,比如风扇模块,电源模块等,是对常规扳手的扩展;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具有较高的强度,外形小巧,结构简单,同时具有较好的手感和外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扳手的爆炸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扳手卡勾的仰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扳手卡勾的主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把手的主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把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扳手使用中解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扳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锁紧功能的扳手,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扳手,主要包括把手、卡勾、弹簧和转轴。所述的卡勾通过转轴过盈配合固定在把手上,所述的弹簧固定在卡勾与把手的开槽里。所述的把手上有螺纹孔,并且端面有沉孔,这样,扳手可以通过沉头螺钉装配在外壳上。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扳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包括以下结构:
卡勾10,其结构上包括锁紧的卡槽11,解锁的凸台12,第一弹簧固定槽13和第一弹簧固定柱14,装配孔15和转动台16。其中,凸台12设有锯齿状的凸起部分,以增加扳手的手感。可以转动的转动台16上具有装配孔15,装配孔15采用偏心设计,起到限位的作用。
当卡勾10与把手20通过转轴30装配好后,转动台16上的装配孔15的偏心设计的作用是:
当外部施加力时,偏心轮的半径逐渐减小,偏心轮可以自然转动进行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冲洗汽车桥壳杂质的水爆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