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输式摘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5533.0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夕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夕初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输式摘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际专利分类A01D收获、割草设备工具,特别是袋输式摘果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果农们过去摘果时常因上梯或上树而感到非常劳累不便,也常听到有人不慎从树上或梯子上掉下来的消息,这种状况很随机不可预测,利用摘果器可以站在地上准确快捷摘到树上的任何部位的果实,再也不用带着凳子上来下去为摘果而费时费力,它能减轻摘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采摘速度,避免摘果站在凳子或果树上的危险性。
类似技术少有专利申请公开。
例如,专利申请号200520102094一种摘果器,手工采摘工具,特别适宜果农采摘杨梅、枇杷、苹果等水果及为农家乐旅游、观光消费者亲自参与采摘活动,提供了一种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工具。由带有把手的拉索连接在支杆的定位扣上,拉索与带果袋的摘取机构连接所构成,所述的摘取机构由连接有弹簧、压块的支架和固定在支杆上的横臂构成的果袋框组成,所述果袋的一端口连接在果袋框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带容器承收摘下果实的摘果工具,即袋输式摘果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措施包括:主臂前端连接上掌,上掌外端连接摘爪,主臂后端固定扳杆,扳杆上连接的拉索沿主臂与摘爪后部连接,长筒状输果袋安装于主臂旁,输果袋前端有承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输果袋安装于主臂旁,摘取与收集水果功能于一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事、安全,省掉了原有的剪刀结构,以及用剪刀剪切所花的时间,采摘速度快,工作效率更高,不会损伤果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摘爪1,上掌2,承接口3,输果袋4,主臂5,伸缩节6,袋底7,拉索8,扳杆9,手柄10,取果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主臂5前端连接上掌2,上掌2外端连接摘爪1,主臂5后端固定扳杆9,扳杆9上连接的拉索8沿主臂5与摘爪1后部连接,长筒状输果袋4安装于主臂5旁,输果袋4前端有承接口3。
输果袋4底部有袋底7,袋底7开口。袋底7进一步连接盛装容器,由摘爪1摘取的果实进入输果袋4以自重向下滑落。
输果袋4壁上接近袋底7部位设置取果口11。取果口11为拉链装置或卡扣装置,可以方便打开取出已摘取并落入输果袋4内底的果实。
拉索8通过主臂5内腔延伸;
主臂5尾端连接手柄10。
摘爪1为一支呈镰刀状;
摘爪1为2-3支,根部铰接上掌2上并与拉索8;
输果袋4上端固定在主臂5前端或上掌2上;
拉索8前端安装在上掌2内部,并连接回位弹簧;
主臂5由多节构成,相邻段通过伸缩节6连接;
本实用新型像人的手一样摘果准确灵活,不影响其它临位水果,触果部位特制成弧形,并且尽可能保持果实外形、不伤果,以便于水果长期贮存。
本实用新型携带、摘果方便,站在地上就能准确摘下树上任何部位的果实,采摘重量范围大,比如梨、苹果50克到1000克的都可以,不会碰掉其它果实。
本实用新型能在平时方便及时清除果树上任何部位的病果、次果,不会出现摘除次果时砸坏砸掉好果的现象,同时也可方便的捡起果树下的掉果,不用弯腰到果树下再用手去拾。
本实用新型方便果园管理与顺利摘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上凳上梯上树的危险性,可常年重复使用。
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如针对不同果实窄趋时所需的摘爪刃部锋利程度和形状等技术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夕初,未经陈夕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授粉装置
- 下一篇:可拆卸式水旱两用耕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