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断口的有载调容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5424.9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贾继莹;栾大利;赵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6 | 分类号: | H01H1/56;H01H33/66;H01F2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8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口 有载调容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上使用的有载调容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切断变压器电源的情况下对变压器实施星角变换的方法是,先将原来的星接或角接断开,等待一段时间息弧后(几十毫秒的时长),再经过开关把变压器接成角接或星接。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断开变压器的一瞬间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而再次接入变压器时又会产生冲击。同时等待灭弧的时段也会造成供电的暂停。变压器有载时要完成变压器绕组的切换任务,主要技术难点是:高压侧触头在星角切换时能实现可靠地熄弧。为此,CN101692393A提出了串联多断口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可靠地熄弧。
发明内容
同样,为实现星角切换时可靠地熄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断口的有载调容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主触头连线和过渡触头连线,其特征是:所说的过渡触头连线上有过渡电阻与第二真空灭弧室串联;所说的主触头连线有两条,一条是带有第一真空灭弧室的角接主触头连线,一条是带有第三真空灭弧室的星主触头连线;它还有驱动所有真空灭弧室开与关的驱动装置。
角接时,驱动装置令第二和第三真空灭弧室断开、第一真空灭弧室闭合,即角接主触头连线接通,其余两条连线断开,此时变压器为角接状态。需要将角接变成星接时,驱动装置依次将:
第一和第二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三真空灭弧室断开;
第二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一和第三真空灭弧室断开;
第二和第三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一真空灭弧室断开;
第三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一和第二真空灭弧室断开。此时成为星接。
星变角接时步骤相反。
本实用新型在星角切换时,断口在真空灭弧室里,实现可靠地熄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设一个断口,就能可靠地实现熄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变压器上时角接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向星接过渡时状态(以下称过渡状态)Ⅰ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图3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在过渡状态Ⅱ时的电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图5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在过渡状态Ⅲ时电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图7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在星接时电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图9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以一相为例,它包括过渡触头连线2、带有第一真空灭弧室11的角接主触头连线1、和带有第三真空灭弧室31的星接主触头连线3,过渡触头连线上有过渡电阻22与第二真空灭弧室21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第一至第三真空灭弧室11、21、31按顺时针依次固定在绝缘桶4的桶壁上;每个真空灭弧室的开关端带一个绝缘棒51-53。
所说的驱动装置是,凸轮6固定在开关的转轴7上,转轴位于绝缘桶的圆心,凸轮的边缘呈圆环形,每个绝缘棒的外端套在凸轮的圆环形上,当凸轮凸出部对着绝缘棒时,绝缘棒缩回,此时真空灭弧室闭合;当凸轮凹部对着绝缘棒时,绝缘棒被拉出,此时真空灭弧室断开。凸轮凸出部的宽度以同时能顶相邻两个绝缘棒为限。
当凸轮凸出部的中央顶在第一真空灭弧室及其绝缘棒时(以下省略叙述绝缘棒),第一真空灭弧室闭合,其它两个真空灭弧室被凸轮的凹部拉开为断开状态,此时为角接状态,参见图1和2。
当转轴及凸轮顺时针旋转,凸轮的凸出部同时顶在第一和第二真空灭弧室时,第一和第二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三真空灭弧室断开。参见图3和4。
当转轴及凸轮继续顺时针旋转,凸轮的凸出部的中央顶在第二真空灭弧室时,第二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一和第三真空灭弧室断开。参见图5和6。
当转轴及凸轮顺时继续针旋转,凸轮的凸出部同时顶在第二和第三真空灭弧室时,第三和第二真空灭弧室闭合,第一真空灭弧室断开。参见图7和8。
当转轴及凸轮顺时针继续旋转,凸轮凸出部的中央顶在第三真空灭弧室时,第一和第二真空灭弧室断开,第三真空灭弧室闭合。参见图9和10。此时为星接状态。
星变角接时步骤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形接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先拉拔后精轧铜扁线连续生产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