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5034.1 | 申请日: | 201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文松彩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瓦楞 调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的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瓦楞纸板因其量轻、价格便宜、制作简易、用途广泛,且能回收利用,作为各种商品的包装而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成为迄今为止呈迅猛发展的制作包装容器的主要材料之一。
在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上预热器的设置很重要,例如生产三层的瓦楞纸板时,面纸、瓦楞原纸和里纸进入瓦楞机的干燥定型冷却系统前,还要分别进行预热,以使之粘合良好和保持适当、均匀的水份。五层、七层瓦楞纸板的生产线上一般采用多重预热器,多重预热器上设有多个预热单元,各预热单元分别包括预热辊,以及与预热辊的轴线平行且与其相互配合的主动平行辊。工作时,各纸板分别从各预热单元的导入口导入并围绕在预热辊的圆柱面上,然后穿过预热辊与主动平行辊之间的间隙后围绕在主动平行辊的圆柱面上,最后各纸板从预热单元的导出口导出,以进行复合定型。通过调整主动平行辊与预热辊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纸板与预热辊的贴合面积大小即包角的大小,从而达到调整纸板的预热时间和预热程度。
现有的多重预热器需现场进行手动调整,手动调整需凭经验,任意性较大,包角的调整效果不理想;因包角的大小与多种工艺参数相关,例如纸板的规格、施胶量、车速、纸板的水分等,现场调整时往往需进行多次调整,单纯靠人工凭经验进行调整,其调整手段较繁琐、难度大、精度低,不仅会影响到预热效果,也难以确保瓦楞纸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包角调整精度的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包括多重预热器,该多重预热器上设有多个预热单元,各预热单元分别设有执行件,该执行件包括预热辊,以及与该预热辊的轴线平行且与其相互配合的主动平行辊,该预热辊的圆柱面上所围绕的纸板通过该预热辊与该主动平行辊之间的间隙后围绕在该主动平行辊的圆柱面上,其中:各预热单元还分别包括对应连接的编码器和人机界面,各编码器分别设有材质识别单元、速度识别单元和水份识别单元,各编码器的相应输出端分别与各预热单元的所述执行件对应连接。
所述预热单元为4个,各预热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叠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热单元中的所述主动平行辊上下错开对应设置在所述预热单元的导出口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纸板从预热单元的导入口导入并围绕在预热辊的圆柱面上,穿过预热辊与主动平行辊之间的间隙后围绕在主动平行辊的圆柱面上,然后从预热单元的导出口导出;编码器通过其内设置的材质识别单元、速度识别单元和水份识别单元对纸板的参数进行判定后,将对应的工艺参数分别输送至执行件,使主动平行辊进行相应的动作以增大或减小包角;例如,利用各编码器中的材质识别单元进行判定,若材质较厚,则调整主动平行辊使其靠近预热辊以增大包角,使纸板与预热辊的圆柱面贴合更多一些,延长纸板的预热时间;若材质较薄,则调整主动平行辊使之反向动作以减小包角,缩短纸板的预热时间;另外,利用各编码器中的材质识别单元、速度识别单元和水份识别单元进行判定后,并据此对应调整各预热单元中的各执行件,从而实现包角调整的自动化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编码器来实现对执行件的自动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包角调整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在瓦楞机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瓦楞机的包角调整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预热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
多重预热器 1 预热单元 11
执行件 110 预热辊 111
主动平行辊 112 编码器 113
预热单元 12 执行件 120
预热辊 121 主动平行辊 122
编码器 123 预热单元 13
执行件 130 预热辊 131
主动平行辊 132 编码器 133
预热单元 14 执行件 140
预热辊 141 主动平行辊 142
编码器 143 纸板 2
干燥定型冷却系统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文松彩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文松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器材塑胶外壳表面清洗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用树脂组合物和半导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