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4673.6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仝仲盛;刘新元;白芳;孙贵香;仝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灵精华科技有限公司;仝仲盛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22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板材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地,涉及一种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减振性、电磁屏蔽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工业、通讯电子、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着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际使用中的镁合金结构材料有70%以上为铸造镁合金,而变形镁合金则受到局限。究其原因,在于镁合金是密排六方结构,决定了它的滑移系少,从而在室温下影响了塑性加工性能。然而铸造镁合金的性能是无法和变形镁合金相比的,为此深入研究镁合塑性成形机理,大力开发其塑性成形新工艺,促进变形镁合金的工业化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板材成形在现代产品制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技术及成形性能研究相对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对镁合金板材工业生产应用的先导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公开一种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包括一种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其通过上模板支撑板固定;凸模,其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下方且和所述上模板固定设置,且所述凸模的下方具有凸模压板,所述凸模压板的底部径向外缘设置有可加热压边圈,所述凸模和所述凸模压板均为圆形结构,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凸模压板的径向外侧面均设置有数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凹模,其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凹模设置在所述凸模压板的下方,且所述凹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凹模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数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下模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模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凸模径向外侧面设置有24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凸模压板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12等距离分布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凹模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6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还包括和所述下模板固定设置的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还包括和所述导柱配套设置的导套,且所述导套和所述上模板固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凸模径向外侧面设置的24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中的一个小孔中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凹模的径向外侧面设置的6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中的一个小孔中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可以适当降低凸模温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采取差温拉伸方式,最终有利于减小成形过程中的板材断裂倾向,提高产品制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其通过上模板支撑板(未示出)固定;凸模2,其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下方且和所述上模板1固定设置,且所述凸模2的下方具有凸模压板3,所述凸模压板3的底部径向外缘设置有可加热压边圈4,所述凸模2和所述凸模压板3均为圆形结构,在所述凸模2和所述凸模压板3的径向外侧面均设置有数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凹模5,其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凹模5设置在所述凸模压板3的下方,且所述凹模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加热板6;所述凹模5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数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下模板7,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模5的下方。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凸模径向外侧面设置有24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这些小孔可以帮助凸模均匀散热。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凸模压板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12等距离分布的小孔,这些小孔可以帮助进一步帮助凸模均匀散热。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所述凹模的径向外侧面设置有6个等距离分布的小孔,当凹模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这些小孔可以帮助凹模均匀散热。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还包括和所述下模板固定设置的导柱8。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板材冲压模具,还包括和所述导柱配套设置的导套9,且所述导套9和所述上模板1固定设置。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为通过螺钉和螺母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灵精华科技有限公司;仝仲盛,未经北京广灵精华科技有限公司;仝仲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4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感知压电隔膜泵
- 下一篇:包含透氧性增强粒子的聚合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