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4267.X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达电子(潍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极体 电容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由槽状外壳和线路板围合成的外部框架,在外部框架内设置有电容组件。电容组件主要包括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两极的振膜和背极板,在振膜和背极板之间设有环形垫片为膜片提供振动空间,振膜通过金属外壳实现与线路板的电连接,而背极板通常是通过设置在槽状外壳内侧的导电环实现与线路板的电连接,且在导电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环,避免产品在压合过程中内部元件造成损坏。
现有技术中的结构,零部件数目多,造成在生产制作中工艺复杂,不便于安装,生产效率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分别通过金属外壳和导电环实现与线路板的电连接,金属外壳与导电环之间的相对面积较大,两者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大,降低了产品性能。
现有驻极体电容传声器中使用的背极板,都是在其内部一定的方位钻孔,主要是保证膜片在振动时,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内部的前腔和后腔的气压均衡。但鉴于膜片的振动越接近中心点,其敏感度越强烈,而背极板靠近中心位置开孔的方式,会使膜片振动时,背极板开孔位置没有形成电容体,降低了振动的敏感度,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灵敏度低。
现有驻极体电容传声器中的振膜,其形状为外方内方的结构,包括外边缘为方形的刚性振环,刚性振环的内孔也为方形,在振环上紧贴固定有覆盖方形内孔的膜片。上述结构的振膜,对膜片的振动有很大的限制,因为振动是从点到面扩展的,也就是说能量都是从中心向外扩散的,由于内孔为方形,有四个直角,故当矢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内孔的边和四个直角时,会有一种不均匀的相反的能量反射,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对均匀的矢径传播产生不良的干扰,使膜片的谐振失真大,从而降低膜片的振动性能。影响电容传声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减少了产品零部件的数量,使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简洁,简化了产品的生产工艺,减少了装配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改进了背极板的开孔方式和振膜的结构,提高了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灵敏度,提高了产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包括由基板和金属外壳围合成的外部框架,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进声孔,在所述外部框架内安装有电容组件;
所述基板包括一端开口的槽状的基板骨架,所述基板骨架的内底面设有电路层且延伸到基板骨架的内部,所述电子元器件安装于所述电路层上,所述基板骨架的开口端为台阶状具有位于外侧且上方的第一支撑面以及位于内侧且下方的第二支撑面;
在所述基板骨架的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第一导电层,在所述基板骨架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电路层连接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电连接件;
在所述基板骨架的第二支撑面上设有第二导电层,在所述基板骨架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电路层连接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电连接件;
所述电容组件包括依次放置于所述基板骨架的第二支撑面上的背极板和振膜;
所述背极板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中心部以及位于两端且与所述中心部一体的两个端部,在所述中心部和所述两个端部靠近所述振膜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驻极体材料层;所述两个端部在同一平面上且支撑于所述基板骨架的第二支撑面上,所述中心部朝向所述基板骨架的内部凹陷与所述振膜之间形成振动空间;所述两个端部的边部和所述中心部的边部构成向内凹的缺口,所述缺口导通所述中心部两侧的空间;
所述金属外壳放置于所述基板骨架的第一支撑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骨架为玻璃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基板骨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振膜包括:外边缘为方形的刚性振环,所述刚性振环的内孔为长圆孔;固定于所述刚性振环上覆盖所述内孔的膜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为平板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驻极体电容传声器为方形。所述背极板的中心部和两个端部均为方形,所述中心部和所述两个端部构成“工”字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达电子(潍坊)有限公司,未经创达电子(潍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4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灯头
- 下一篇:大径向补偿量非金属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