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读式测量卡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806.8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熙;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熙 |
主分类号: | G01B3/24 | 分类号: | G01B3/24;G01B3/2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姜绍华;李伯勤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读 测量 卡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用具,尤其是一种直读式测量卡钳。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需要精确的测量物体的尺寸,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就是卡钳,普通的卡钳都有两个卡钳支臂,顶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一起,在测量物体尺寸时掰开两个卡钳支臂,两端紧贴物体要测量的部位,然后取出卡钳,测量出卡钳支臂两端之间的长度即可,但是这种卡钳在测量尺寸时,需要取出卡钳后进行二次测量,不能直接读出长度数值,由于卡钳取出后易发生弹性变形,使的测量的长度不准确,影响了测量的精度,特别是测量物体内部的凹槽的尺寸时,卡钳测量后无法取出,因此也就无法精确的测量出凹槽的尺寸,游标卡尺虽然可以在测量时直接读取数值,但是当测量较大的圆柱外径时,无法在侧面卡在圆柱的外径上,在测量物体内部的凹槽的尺寸时,也无法卡到位置,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读式测量卡钳,在测量物体尺寸时,可以很方便的卡在较复杂的测量物体上,并且不需要取出卡钳,就可以测量出物体的尺寸,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卡钳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卡钳支臂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实现对测量物数值的直接读取。
上述的连接机构可以为:两个卡钳支臂交叉成X形,在其交叉处设有绞轴,通过测量读取另一端卡钳支臂之间距离的数值实现对测量物数值的直接读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卡钳支臂的两端外侧最好分别设有卡钳支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卡钳支脚的一端最好设有刻度尺。
上述的连接机构也可以为:在两个卡钳支臂的一端设有绞轴,两卡钳支臂呈人字型,在一个卡钳支臂上设有刻度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两个卡钳支臂的开口端的外侧设有卡钳支脚。
上述的连接机构还可以为:两个卡钳支臂分别与游标卡尺上端的内径卡钳连接,在卡钳支臂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卡钳支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个卡钳支臂分别与游标卡尺的下端的外径卡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时,可以很方便的卡在较复杂的测量物体上,并且不需要取出卡钳,就可以测量出物体的尺寸,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方便,也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卡钳支脚,2为卡钳支臂,3为绞轴,4为刻度尺,5为内径卡钳,6为外径卡钳,7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适合测量物体的内部尺寸,两个卡钳支臂2交叉成X形,在交叉处设有绞轴3,在卡钳支臂2的两端对称的设有卡钳支脚1,使用时,将两个卡钳支臂2掰开,卡在物体内部的内部,测量出卡钳支臂2另一端卡钳支脚之间的距离,取出卡钳,再将卡钳支臂2掰开到原来的尺寸,再测量出另一端卡钳支脚1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次的测量数值是在卡钳的另一端直接测量得到的,卡钳支臂2不会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测量的尺寸较为精确,本实施例也可以方便的测量出物体内部凹槽的尺寸。
实施例2: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的绞轴3设在了两个卡钳支臂2的正中间,使用时通过测量另一端卡钳支脚之间的距离,即可以立即读出物体的尺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3: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在卡钳支臂2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形的刻度尺4,在测量时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熙,未经陈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除湿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数显回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