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776.0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毛镇华;李建;周飞跃;李新华;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21/90;F16H7/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灯检机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灯检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灯检机的旋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动灯检机中,往往是通过一个普通电机带着同步带转动,然后通过摩擦令瓶体转轴旋转,进而达到让瓶体旋转起来的目的。为了配合其动作,另外还配了一套独立的刹车制动系统,让瓶体在高速旋转后实现制动。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 同步带外置,不随转盘一起运动,且要不停地与从动带轮啮合,同步带与从动带轮接触的面小,同步带上梯形齿磨损较快,使用寿命短。2.独立的刹车制动系统令结构更加复杂,装配调试更加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速度可调、能够延长同步带使用寿命的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包括一组以上的旋转驱动组件,每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套设于瓶体转轴的同步带轮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同步带同时绕设于两个以上的瓶体转轴的同步带轮上。
所述每根同步带与两个以上相邻的瓶体转轴配合。
所述每根同步带与两个以上相隔一定位数的瓶体转轴配合。
所述相邻同步带所对应的瓶体转轴上的同步带轮不在同一高度上。
所述每组旋转驱动组件与所对应的瓶体转轴同步运动。
所述瓶体转轴固定于转盘上,转盘套设于旋转轴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中的伺服电机固定于伺服电机安装板上,用来固定伺服电机安装板的转瓶伺服电机座套设于旋转轴上。
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板位于旋转轴与瓶体转轴之间。
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板上相邻伺服电机到旋转轴的距离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采用伺服电机,同步带直接绕设于瓶体转轴的同步带轮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进而一改之前用皮带摩擦驱动旋转的方式,对于旋转的控制精度更高,速度可调,可靠性更佳。
2、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同步带同时绕设于两个以上的瓶体转轴的同步带轮上,这样就提高了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之间的接触面,降低了其磨损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每组旋转驱动组件与所对应的瓶体转轴同步运动,即同步带始终套设于同一组瓶体转轴上,同步运动。这样,通过伺服电机即可完成刹车制动,节省了一套独立的刹车制动机构;而且同步带不用切换与其他的同步带轮啮合,因此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驱动组件安装布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伺服电机与瓶体转轴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转盘;2、瓶体转轴;3、伺服电机安装板;4、伺服电机;5、同步带;6、同步带轮;7、转瓶伺服电机座;8、主动带轮;9、主动带轮涨套;10、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灯检机的旋瓶装置,包括一组以上的旋转驱动组件,每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4和同步带5,同步带5套设于瓶体转轴2的同步带轮6和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8,而且主动带轮8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主动带轮涨套9。由于采用伺服电机4,同步带5又直接绕设于瓶体转轴2的同步带轮6和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进而一改之前用皮带摩擦驱动旋转的方式,对于旋转的控制精度更高,速度可调,可靠性更佳。
同步带5同时绕设于两个以上的瓶体转轴2的同步带轮6上。参见图3,本实施例以一根同步带5对应两个瓶体转轴2为例,每根同步带5与两个相邻的瓶体转轴2配合,这样就提高了同步带5与同步带轮6之间的接触面,降低了其磨损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每根同步带5还可以与两个以上相隔一定位数的瓶体转轴2配合,比如说每相隔两个位数的瓶体转轴2为一组,对应一根同步带5和一个伺服电机4,这种结构中,相邻同步带5所对应的瓶体转轴2上的同步带轮6应不在同一高度上,实现错开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