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3465.4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金辉 |
主分类号: | F24H1/48 | 分类号: | F24H1/48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桦***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供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系统,具体说涉及农村应用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及余热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村安装在火炕内为升温和保温,为农村提供热水的换热器,方便实用。但是水温较低,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以满足冬、夏季取暖、淋浴等多种用途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主要有家用锅炉,其特征是:该家用锅炉通过进水阀与进水管相连,通过出水阀经出水管与设有保温层的贮水罐底部连接;贮水罐出水管上设有水封罐,其顶部有排气管;贮水罐出水管经阀与配水器的分水室Ⅰ相连;在前述的出水阀后通过管线与分水室Ⅱ连接,并经循环水阀、逆止阀与家用锅炉进水管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Ⅰ经阀通过出水管与暖气片或地热管相连,暖气片或地热管的回水通过回水管经逆止阀与家用锅炉进水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厨房水池水龙头混水室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卫生间中的面盆水龙头混水室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卫生间中的淋浴器的混水室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水龙头的混水室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甩头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通过出水阀经出水管分别与厨房中水池水龙头混水室、卫生间中的面盆水龙头混水室、淋浴器水龙头的混水室、水龙头混水室或/和甩头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锅炉生产的热水进入保温罐中,分两路进入分水室Ⅰ、Ⅱ。分水室Ⅰ供冬季暖气片或地热管采暖用水,其回水经逆止阀返至锅炉;2)分水室Ⅱ的热水分别供给櫉房水池洗刷用水;供给卫生间面盆、淋浴用水;通过水龙头混水室为洗衣机提供热水或通过甩头为机动车辆换热器供水等;3)配水器中分水室Ⅰ、Ⅱ之间进水管线互相连通过,根据不同季节和用水量情况,可相互调配,夏季关闭进入分水室Ⅰ前阀,使贮罐中的水进入分水室Ⅱ,并经循环水阀、逆止阀返至锅炉;5)热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具有充分发挥供热潜能,循环综合利用;6)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示意图;图中,1—锅炉; 2—保温贮水罐; 3—水封罐; 4—暖气片; 5—地热管;6—淋浴;7—面盆;8—厨房水池;9—甩头;10—逆止阀;11—循环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下:见图1,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主要有家用锅炉1,其特征是:该家用锅炉1通过进水阀与进水管相连,通过出水阀经出水管与设有保温层的贮水罐2底部连接;贮水罐出水管上设有水封罐3,其顶部有排气管;贮水罐出水管经阀与配水器的分水室Ⅰ相连;在前述的出水阀后通过管线与分水室Ⅱ连接,并经循环水阀11、逆止阀10与家用锅炉进水管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Ⅰ经阀通过出水阀与暖气片4或地热管5相连,暖气片或地热管的回水通过回水管经逆止阀10与家用锅炉进水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厨房水池8水龙头混水室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卫生间中的面盆7水龙头混水室相连。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卫生间中的淋浴器6的混水室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管与水龙头的混水室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通过出水管与甩头9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供热系统,其配水器中分水室Ⅱ经阀通过出水阀经出水管分别与厨房水池8水龙头混水室、卫生间中的面盆7水龙头混水室、淋浴器6水龙头的混水室、水龙头混水室或/和甩头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金辉,未经马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3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