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活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2616.4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旭东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B25B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快速调节功能的活扳手。
背景技术
活扳手是手动工具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普通活扳手的优点是可以同时扳转多种规格尺寸的六角形工件,其劣势是当在旋转规格差别很大的工件时,需要较长时间旋转蜗杆,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普通活扳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快速活扳手,这种活扳手不仅保留了普通活扳手的所有功能,而且提供了可以使夹持面迅速开合的功能,夹持工件时,手握扳柄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蜗杆下拽,活动扳头便可迅速向远离固定扳头方向滑动,松开蜗杆轻推活动扳头可使其向固定扳头方向迅速移动,当与工件接触后,稍加旋转蜗杆便可迅速锁住工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是普通活扳手的最佳替代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快速活扳手,所述活扳手由扳体、活动扳头、蜗杆、销轴、弹簧、支撑销、键型楔块、限位销组成,扳体的前端有固定扳头,扳体的后端有手柄,固定扳头上有夹持面,固定扳头下方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上部为相互平行的两个面,凹槽下部呈圆弧面,在所述圆弧面的中间部分向下有豁口与一矩形通孔相通,活动扳头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上部有夹持面,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扳头凹槽内相互平行两个面之间的距离,下部两侧对称呈圆弧面,其弧面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固定扳头凹槽底部圆弧面的直径,所述活动扳头下部顶端设有齿牙,该齿牙与蜗杆的螺旋齿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固定扳头凹槽下方设有键型孔,键型孔从远离固定扳头夹持面的扳体表面贯穿所述矩形通孔延伸至邻近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的下方,形成一键型通孔和一键型盲孔,分别位于所述矩形通孔的两侧,键型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垂直,两个弹簧孔贯穿所述凹槽下部,分别延伸至键型通孔和键型盲孔的另一面,将弹簧一端透过凹槽下部分别插入弹簧孔内,将两个支撑销的较细一端同样透过凹槽下部分别插入弹簧的中心孔内,把蜗杆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中间,从扳体外侧将销轴一端插入键型通孔,同时下压所述键型通孔内的支撑销顶端,使销轴位于所述支撑销顶端的弧形凹面之上,穿过蜗杆的中心孔,同时下压键型盲孔内的支撑销顶端,直至所述销轴位于所述支撑销顶端的弧形凹面之上并与键型盲孔底面接触,之后将键型楔块从扳体外侧嵌入所述键型盲孔内,阻止销轴从扳体脱落,沿弹簧张力相反方向下压蜗杆,将活动扳头的夹持面面对固定扳头的夹持面并将其插在所述固定扳头的凹槽中,位于所述活动扳头中部一侧设有凹槽,与其相配合,在远离固定扳头夹持面的凹槽一侧设有限位通孔,将限位销固定在所述限位通孔内,阻止活动扳头沿远离固定扳头夹持面方向滑脱。
所述蜗杆螺旋齿齿牙面延伸线相交呈锐角,齿牙顶端呈弧面并滚花处理。
所述弹簧的长度小于远离所述凹槽一侧的弹簧孔深度。
所述支撑销呈圆柱形,且一端呈弧形凹面。
手握扳手,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蜗杆沿远离固定扳头凹槽方向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使得所述蜗杆的螺旋齿完全脱离与位于活动扳头下部顶端齿牙的啮合,此时活动扳头可以沿所述固定扳头凹槽自由滑动,松开所述蜗杆,由于螺旋齿的角度设计合理,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所述螺旋齿会自动与位于所述活动扳头下部顶端齿牙相互啮合,当所述活动扳头远离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时,用拇指向靠近固定扳头夹持面方向轻推扳头,此时弹簧被自动压缩下行,在无需旋转蜗杆的情况下,所述活动扳头便可向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方向快速移动,需要旋转工件时,当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与所述活动扳头夹持面与工件接触后,用拇指和食指稍加旋转蜗杆进行微调,所述的两个夹持面便可以迅速锁紧工件表面,从而达到迅速调节夹持面开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体结构正视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扳体结构固定扳头局部左视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扳体结构上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杆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上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正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快速活扳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如图1所示,所述扳手由扳体1、活动扳头2、蜗杆3、销轴4、弹簧5、键型楔块6、限位销7、支撑销8组成,扳体1的前端是固定扳头101,扳体的后端是手柄102,固定扳头上有工件夹持面103,活动扳头2有工件夹持面20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104为固定扳头凹槽,105为矩形键型通孔,106为键型键型通孔,107为键型键型盲孔,108为弹簧孔,109为限位孔,如图1、图6、图7所示,将弹簧5一端分别插入弹簧孔108内,把蜗杆3放置在矩形键型通孔105中间,从扳体外侧将销轴4一端插入键型通孔106内,同时下压所述键型通孔内的支撑销8的顶端,使所述销轴位于所述支撑销顶端的弧形凹面之上,穿过所述蜗杆的中心孔302,下压所述键型键型盲孔内的支撑销8顶端,直至所述销轴位于所述支撑销顶端的弧形凹面之上并与键型盲孔107底面接触,之后将键型楔块6从扳体外侧嵌入所述键型盲孔内,防止销轴从所述扳体脱落,沿弹簧张力相反方向下压蜗杆3,将活动扳头的夹持面201面对固定扳头的夹持面103并将其插在所述固定扳头凹槽104中,位于所述活动扳头中部一侧设有凹槽203,与其相配合,在远离固定扳头夹持面103的凹槽104一侧设有限位孔109,将限位销7固定在所述限位孔内,阻止所述活动扳头沿远离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方向滑脱,如图5所示,所述蜗杆的齿牙301齿牙面延伸线相交呈锐角A,顶端呈弧面且与位于所述活动扳头2下部顶端的齿牙202相互啮合,当活动扳头2远离所述固定扳头时,手握所述手柄102,用拇指推所述固定扳头便可迅速实现所述活动扳头夹持面向所述固定扳头夹持面方向迅速运动,用拇指和食指下拽蜗杆3,可使蜗杆齿牙完全脱离与位于活动扳头下部顶端的齿牙啮合,此时活动扳头可以随意在所述凹槽内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旭东,未经黄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远程显示的实时在线显控漏电智能保护器
- 下一篇:水下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