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炒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2362.6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中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3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炒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炊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按照不同菜肴预先编制程序进行特别炒制的智能炒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炒菜机,基本上都是按照预先编好的统一程序简单地设置2分炒、3分炒、煎、炖等,无法根据不同菜肴对火候、时间、翻炒频率等做出差异化处理,往往炒制的菜肴不如人意,与人工炒制存较大差距;目前的翻炒方式多采用类似波轮洗衣机的搅拌式,但翻拨桨单向转动,易造成缠绕,块状料会卡死;翻拨电机设于底部,通过传动装置穿过内锅底将动力传递至翻拨桨,穿越内锅底处易漏油、漏水等问题;专利号为200720019984的类似滚筒洗衣机的滚筒方式虽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实用;加热采用加热板,存在加热滞后、炒制完成仍有较大余热,造成浪费电能,菜炒完不及时取出会过火,有杂质垫隔影响导热、内锅日久变形贴合不良影响导热、不易控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菜肴对火候、时间、翻炒频率等做出差异化处理,同时炒制过程中可避免缠绕、卡死,加热器加热均匀稳定、高效,火候灵活可调的炒菜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炒菜机采用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根据特定菜肴预先编制程序并打印的条形码,解码后再经单片机处理,根据该程序中不同阶段对火候、时间、翻炒频率等的数据控制相应的加热器、翻拨桨执行;翻拨桨驱动电机设置于上盖,经活动安装于上盖的内齿轮减速后驱动与内齿轮连接的上翻拨桨;同时与翻拨桨驱动电机啮合的置于上盖中心的外齿轮减速后耦合驱动松套于铆固于内锅中心的轴上的下翻拨桨转动。翻拨桨驱动电机采用交流同步电机,可随机正反转,堵转自动反转。加热器采用电磁炉感应线圈,内锅采用导磁材料或复合导磁材料,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涡流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配菜配送服务公司可按照不同菜肴预先编制程序出厂时打印出相应的条形码贴于该配菜包装上,用户拿到该配菜后只需简单地“滴”一下条形码,本炒菜机便可以自动依照该程序进行特别炒制,普通百姓可在家中轻易烹制出大师级菜肴,使炒菜实现标准化;翻拨桨驱动电机采用交流同步电机,可随机正反转,堵转自动反转,可避免缠绕,块状料卡死会自动反转。上、下翻拨桨相向转动,可使内锅中较多的食物得到均匀翻动。内锅底部无穿过的轴,避免了漏油、漏水。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条形码解读、控制过程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锅体1前端的控制仓内装设有条形码扫描器2,条形码扫描装置可采用激光扫描器、CCD扫描器、扫描笔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采用性价比较高的CCD扫描器。扫描器2扫描到的信息经控制板3上的解码器、单片机解码、处理后控制加热器4(本实施例采用感应线圈)、驱动电机5工作。当感应线圈4工作时通过交变电流,与之贴近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内锅6锅底感应产生涡流发热;驱动电机5采用交流同步电机,转动时套于其轴上的齿轮7带动齿轮8,减速后通过齿轮轴9上的拨叉10耦合带动松套于铆固于内锅中心的轴11上的下翻拨桨12上的拨叉13,下翻拨桨12绕轴11转动;同时活动安装于上盖的内齿轮14啮合于齿轮7的另一侧,被带动与齿轮8作反向转动,与之连接的上翻拨桨15随之转动。
如图2,条形码扫描器2在读取条形码信息后,经解码器16解码,再经单片机17处理后,通过继电器J1、J2控制相应的感应线圈4、驱动电机5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庭、小型商铺、小型公司等场所配合配菜配送服务实现优质、高效的用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中,未经周伟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