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撑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1748.5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燕燕;梁勇;王长江;卫智慧;王颖;程凯;史常寨;张建鹏;王楠;曹银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6 | 分类号: | E21D23/06;E21D23/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苏宇锋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循环 超前 支护 液压 支架 支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巷道支护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撑梁组件。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综采设备成熟,采煤工艺日趋完善,随着能源的紧缺,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日益加快,这样对巷道的支撑的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支架能够自动移架,以加快移架速度,对巷道进行有效的支撑,采用以前的支护措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开采的速度,且安全性能不稳定。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的中国实用新专利“自移式顺槽超前支护支架” (申请日 2009年07月13日,授权公告日2010年05月12日,授权公告号CN 201460937U),该支护支架可以实现自动移架,但是其采用迈步式移架方式,这种支架的移架速度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撑梁组件,所述的这种用于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撑梁组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巷道支护支架移架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采煤速度提高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中设有轨道组件、支撑梁组件、移动支撑梁组件的链传动装置和支撑梁组件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梁组件包括支撑梁、连接梁、伸缩千斤顶和立柱,立柱由双作用液压缸构成,在支撑梁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梁,连接梁与支撑梁之间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动副,伸缩千斤顶两端分别铰接于连接梁和支撑梁上,连接梁的外端与立柱上端铰接,立柱呈竖直设置, 在支撑梁中部通过两个连接座设有两个回转连接块,连接座与支撑梁之间设有转动副,回转连接块上设有一对滚轮,该一对滚轮与轨道组件中的轨道相配合。
支撑梁包括套筒,套筒由钢管构成,套筒中段外侧焊接有呈U形的壳体,该U形壳体底部外侧面呈半圆柱面,U形壳体顶部焊接有钢板构成U形箱体,该U形箱体两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条,该第一限位条构成方形箱体,第一限位条外侧、在套筒上还焊接有第二限位条,第二限位条构成方形箱体,该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座的长度,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的套筒与连接座相配合构成转动副,套筒的两端、位于第二限位条外侧焊接有沿其轴向的钢板,该钢板构成方形箱体,该方形箱体的横截面小于第二限位条的横截面,套筒两端的方形箱体与连接梁相配合,连接梁下侧设有伸缩千斤顶铰接耳,第二限位条构成的箱体下侧设有另一个伸缩千斤顶铰接耳,伸缩千斤顶两端分别与伸缩梁千斤顶铰接耳和另一个伸缩千斤顶铰接耳相铰接,拨爪上圆弧形凹口的开口端内侧呈斜面,该圆弧形凹口内端为圆弧面,该圆弧面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该圆弧面与U形壳体的半圆柱面相配合。
支撑梁中部与连接梁之间设有导向板,在另一个伸缩千斤顶铰接耳外侧、与其同轴设有导向板铰接耳,导向板一端与导向板铰接耳铰接,连接梁两侧板的内侧对应设有悬臂状导向销,导向板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槽孔,槽孔两端封闭,导向销位于槽孔内。
连接座由两个半圆柱筒构成,该两个半圆柱筒的内径大于套筒的外径,该两个半圆柱筒通过螺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用于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撑梁组件的支撑梁和连接梁之间设置伸缩千斤顶,在正常支护时伸缩千斤顶使连接梁伸出支护顶板,在需要移动支撑梁组件时伸缩千斤顶使连接梁收回,此时两连接梁外端之间距离小于正常支护的支撑梁组件两立柱内侧之间的距离,这样便于移动支撑梁组件,以便于自动将最后一组支撑梁组件降架并移动到轨道前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超前支护支架不仅可以起到采煤时对巷道顶板的支护,还可以实现自动移架、升降架的作用,移架速度快。采用中部开槽孔的导向板,可以对伸缩千斤顶的行程进行限位,以保护千斤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撑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3中的I-I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J-J剖视图。
图7是图3中的K-K剖视图。
图8是图3中的L-L剖视图。
图9是图1中连接梁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M-M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N-N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1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氢呋喃回收及干燥装置
- 下一篇:具有增强的冲击表面的冲击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