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控式正负压力泵综合救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1435.X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范;高伟;刘传兰;李庆新;刘惠萍;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范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控式 正负 压力 综合 救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手动能产生正负压动力的综合救护装置,特别适用于各类灾害现场的群体性综合救护的一种手控式正负压力泵综合救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突发灾害的伤员中,约有15-20%的重伤员受短促的时间限制,死于一线救护的现场,致死的主要因素既有技术问题,但更缘于院内常规使用的救护设备大部需要电源驱动,而在现场或不同场合的急救中,却很难找到电源或其他能源,因而,院内常规使用的设备在现场多数派不上用场。目前已公开了的一种可供急性自体输血,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的综合救护装置(专利号ZL902050877,2008201885229),虽使救护范围从院内拓展到院外,但并未解决下列问题:高负压吸引所需的负压要求;低负压吸引所需的负压要求;正压提供的压力排放要求及大批量伤员同时展开多功能综合救护的需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各类灾害现场的群体性综合救护的需要,以手控正负压力泵作动力,与储血袋、储液/药袋、胸腔闭式引流袋、引流物收集袋、喷淋机头等多种功能部件连接,组成多种功能系列,用于灾害现场一线综合救护的一种手控式综合救护正负压力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手控式正负压力泵综合救护装置,包括正负压力泵、储血袋及胸腔闭式引流袋,所述的正负压力泵包括泵体、泵盖、入口导管、出口导管,所述泵体两端呈纺锤状,泵体内上部和下部各设一形成锥度的支架,所述泵体顶部设有泵盖,泵盖的下端设有流入道活瓣,流入道活瓣与入口导管连接;所述泵体下端设一副泵,副泵内设有流出道活瓣,流出道活瓣与出口导管连接。
所述流入道活瓣与流出道活瓣是由特制的防粘材料构成的半叶式活瓣,瓣叶长度35-45毫米,宽度10-15毫米,开口面积均75~120平方毫米,开瓣压力与闭瓣压力0~3厘米水柱。
所述的正负压力泵分为高正负压力泵和低正负压力泵,所述高正负压力泵泵体的长度为10-18厘米,泵体外径为25-35毫米,内径为21-31毫米,泵体的容量为70-100毫升;所述低正负压力泵泵体的长度为12-20厘米,泵体外径为25-40毫米,内径为21-36毫米,泵体的容量为80-120毫升。
所述高负压力泵泵体每搏负压为负15~负8千帕。
所述低负压力泵泵体每搏负压为负2~负8千帕。
所述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的内径均大于8毫米。
所述的储血袋,储血袋上部设有入口导管,给药导管,排气导管,三个导管均从袋体上端进入到储血袋的消泡网层和微孔过滤网内,储血袋下端连接肝素帽。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袋,其上端连接有入口导管、调压管及活瓣导管组成的三通导管,调压管和活瓣导管上均装有调压阀;胸腔闭式引流袋的袋体一侧设有一个可提供储留血液观察液体波动的储液囊和出口盲管及肝素帽。
本实用新型不依赖外部能源,用手挤压产生动力,能与储血袋,胸腔闭式引流袋联接,进行自体血回收;能与储液/药袋,喷淋机头联接进行创面,创道喷淋冲洗;能与引流收集袋联接进行负压吸引,吸痰,胃肠减压,体腔引流等,构成多功能综合救护系统。其主要特点在于:能为院前一线,灾害现场,提供便捷的动力,构成各式抢救所需的核心动力元件,适应性,随机性,机动性强;二是能与业已公开的多类救护设备匹配,组成覆盖面较广泛的综合救护系列;三是重量轻,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一次性使用可同时展开批量性综合性救护;四是本系列装置通过近20年的反复实验,性能比较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储血袋示意图;
图3为胸腔闭式引流袋示意图;
图4为扁口型血回收导管示意图;
图5为套囊型胸引导管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救护功能组合路线图。
图中:
1 高正负压力泵,2 低正负压力泵,3 泵体,4 流入道活瓣,5 流出道活瓣,6 锥度支架,7 储血袋入口导管,8 泵盖,9 入口导管,10 副泵,11 出口导管,12 储血袋, 13 消泡网层,14 微孔过滤网,15 给药导管,16 排气导管,17 肝素帽,18 胸腔闭式引流袋,19 储液囊,20 出口盲管,21 调压管,22 活瓣导管,23 调压阀,24 三通入口导管, 27扁口型血回收导管,28 囊型胸引导管。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范,未经张世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14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