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心部分密闭的高温热膨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0763.8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刚;乔爱军;邵昕;谭丽华;杨援忠;姚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心 部分 密闭 高温 热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定耐火材料加热线膨胀率的高温热膨胀仪,特别是能有效地通入保护气体的核心部分密闭的高温热膨胀仪。
背景技术
加热线膨胀率是耐火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
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制定了耐火材料线膨胀率的国家标准;2008年12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的《GB/T 7320-2008 耐火材料 热膨胀试验方法 》中示出了顶杆法热膨胀仪加热炉的结构:在金属底座上装有卧式炉体,卧式炉体的中部为沿轴线横向炉膛,炉膛内放置装样管,装样管内装载试样,试样的热膨胀线变化通过顶杆传给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冷却水冷却)位于炉体外;炉膛的前端封闭,另一端未封闭,与大气相通。该标准规定加热炉“必要时应具备相应的保护装置和提供保护气氛”。
截止目前,我国高温材料实验室使用的热膨胀仪主要为国家标准《 GB/T 7320-2008 耐火材料热膨胀试验方法》(顶杆法)示出的结构,其加热炉为卧式炉体。炉膛的前端封闭,另一端炉膛未密封,其内气氛与大气相通。尽管国家标准规定了“必要时应具备相应的保护装置和提供保护气氛”,但是该仪器一直没有具备能有效地通入保护气体的装置。
专利《测量耐火材料大试样的高温热膨胀仪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200810047223.8 )公开的高温热膨胀仪的结构是:在卧式加热炉内设置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的内侧设置均热刚玉管,在加热炉炉体与均热刚玉管之间设有控温热电偶,均热刚玉管内设置有移动测量装置,移动测量装置包括刚玉装样管、位移传感器、刚玉顶杆、装样刚玉管盖、测温热电偶和保护气体输入管。保护气体输入管在装样刚玉管内,周围未被密封,与大气相通,就是说,即使在试验过程中通入保护气体,也是用超量的保护气体驱赶空气后,试样才逐步得以保护气体的“保护,而且不能保证空气被驱赶得完全、试样被保护得很彻底,因而会导致试验误差。
美国国家标准《ASTM C 832-2000 耐火材料热膨胀和压蠕变试验方法》中规定了在升温及高温过程中测定耐火材料试样线变化的试验步骤;明确指出:“本方法不适用于以沥青或碳结合而获得强度的材料”。就是说,美国尚无适用于以易被氧化的沥青或碳结合材料热膨胀的方法和装置。
德国NETZSCH COM.生产的高温热膨胀仪,一种是能够通入保护气体,其通气管自装样管的末端导入保护气体,保护气体向试样方向前进,直至炉膛前端由排气管排出。也就是说,该炉也未密封,其气体保护也是靠不停地通入保护气体、以过量的保护气体驱赶空气来实现,因而保护气体消耗高,并且很难确定空气被完全赶净。另一种是真空密闭结构的高温热膨胀仪,其密闭是依靠炉子金属壳体的密闭来实现的。该密闭结构将技术复杂化,而且存在通入的某些气体会加剧加热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热膨胀仪不能有效地通入保护气体和保护气体消耗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通入保护气体的核心部分密闭的高温热膨胀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炉体、炉膛、装样管以及炉外设置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系统,装样管一端位于炉膛内,另一端设置在机座立板上,在炉膛内的装样管外面设置耐高温密封管,密封管一端密闭,另一端为法兰式开口;密封管的开口法兰端固定在机座立板上,机座立板的后部设置测量系统密封腔体,装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系统设置在测量系统密封腔体内;在测量系统密封腔体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连接导入保护气体的管路;在机座立板的下部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连接管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真空泵和排空阀相连。。
所述的密封管的开口法兰端和机座立板之间设置有气封压套和密封缓冲垫。
所述的机座立板的后部与测量系统密封腔体之间用气封动夹套和密封圈密封,气封动夹套和密封圈固定在测量系统密封腔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我国和美国目前的高温膨胀仪相比,实现了有效地通入保护气体的功能; 而比德国等热膨胀仪,则其核心部分密闭保证了空气去除更充分,保护性能更加可靠,并且保护气体消耗可以大为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高温密封管,2、试样,3、装样管,4、炉体,5、气封压套,6、密封缓冲垫,7、机座立板,8、气封动夹套,9、密封圈,10、测量系统密封腔体,11、进气孔,12、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解通信网络中的干扰
- 下一篇:噻唑衍生物及其作为P2Y12受体拮抗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