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孔式万用表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0749.8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施为群;沈飞;刘兵;陶俊强;张琴琴;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0一所 |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孔 万用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孔式万用表笔,是一种改进的万用表表笔,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测试电缆、接插件和电路的可靠连接及良好的绝缘性是计量测试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在传统的电缆、接插件、电路测量过程中,由于集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焊点间距越来越窄,各种转接头、转接座的针脚间距越来越小以及测量表笔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给测试带来了很大困难,通用的万用表笔在测试中就显得很不适应。
传统万用表笔的缺点,如测量不可靠、接触不良、无法操作等,具有方便、可靠、高效、灵活等优点。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孔式万用表笔。
技术方案
一种针孔式万用表笔,包括笔头和笔杆,其特征在于:笔头为针式结构,笔杆前端的连接笔头过渡段的锥度为10至25度。
所述笔头为孔式结构。
所述笔头上设有活动笔帽。
笔头和笔杆采用一体化设计。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孔式万用表笔,除了具备通用万用表笔的功能以外,还特别适合各种型号转接插头插座测量、电路的插拨件凸凹内测量、各种集成块引脚的带电测量以及复杂电路的带电测量。不用担心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接触不良和短路等问题,能轻松、快速、准确、安全地实现检测功能。
通过本发明和传统万用表笔进行实际对比,可以看到,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万用表笔存在的缺陷,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便于更换和维修等特点,在原理上和实现上为万用表笔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针式万用表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孔式万用表笔的结构示意图
1-针式笔头,2-孔式笔头,3-针式笔头的笔杆,4-孔式笔头的笔杆,5-针式笔头的笔帽,6-孔式笔头的笔帽,D-笔头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1针式笔头的万用表笔:1为针式笔头,3为针式笔头的笔杆,5针式笔头的笔帽,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一般测量点或插座的插孔进行测量;笔杆前端的连接笔头过渡段的锥度为10至25度。
本实施例1孔式笔头的万用表笔:2为孔式笔头,4为孔式笔头的笔杆,6为孔式笔头的笔帽,笔杆前端的连接笔头过渡段的锥度为10至25度。
首先,针孔式万用表笔笔头的制作。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表笔针式笔头及孔式笔头尺寸,选择材料为导电性能较好便于加工的金属材料,最好有被测转接插头插座或电路的样本,这样制作出的表笔头使用效果会更好。
其次,针孔式万用表笔笔杆的加工及与笔头的连接。选择绝缘材料进行表笔笔杆的制作,特别是对与笔头连接的部分,按照设计锥度进行处理。制作好的笔杆先穿过连接导线,再与表笔头进行连接。
最后,连接针孔式万用表笔插座。将连接好的表笔笔杆与表头同表笔插座进行连接,表笔插座可以直接插入万用表笔中,就可以正常使用万用笔进行测试了。
实际使用中,表笔笔头可以是两个针式结构;或者是两个孔式结构;或者是一个针式,一个孔式结构。并且针对不同的测量插头或插座,可以选择不同粗细的针式或孔式表笔,使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并且,表笔笔头与笔杆为一体化设计,表笔笔头不易损坏。其次,表笔的笔杆的结构设计也在传统万用表笔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笔杆的结构为前锥后直,并且笔杆的锥度为10至25度,这样的锥度有利于测量的便利性,特别是针对小间距插头插座的测量十分方便,使用者可以单手完成近距离测量点的测量,扩大了表笔的应用场合。最后,为这种表笔设计了专用的笔帽,笔帽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保护表笔尖。针对针式笔头可以防止表笔尖弯曲或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人员受伤;针对孔式笔头可以防止其它细小异物进入而造成接触不良等现象。
通过本发明和传统万用表笔进行实际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万用表笔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针对间距非常小的插头插座或电路的测量,使用效果更好,使测量的工作效率大大得到提高。并且,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效率、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0一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0一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静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绝缘工具试验专用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