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高台阶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0620.7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历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特盟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高台阶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微电子工业当中,在芯片的封装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一金丝键合工艺,该工艺的作用是将芯片上的导电触点与基片相连,金丝的直径一般为30微米左右,在这个工艺环节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工艺参数——金线弧高,如果弧高异常,会导致金丝和封装外壳之间短路,从而造成器件的报废,弧高台阶仪的核心功能就是检测金线弧高,弧高的范围一般为200微米至800微米之间,属于极微观的测量。现有的测试装置大都采用手动聚焦的方法,在金线的顶端和底脚分别聚焦,计算其高度差,从而得到弧高的数值,并且测量中存在以下缺点:1、用手动聚焦的方法,由于操作员在操作熟练度和视觉感知方面的差异,其重复性精度极低,顶多能达到50微米的精度,不足以满足弧高测量的工艺精度要求;
2、镜头采用垂直配置,只能在纵向进行观察,无法从侧面观察金线和底面基板之间的间隙;
3、单一的光源配置,入射角的范围有限,无法照亮金丝的全部反光面,影响观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高台阶仪,它用聚焦马达配合数字成像系统实现自动聚集的能力,代替传统手动聚焦的方法,排除了操作员操作习惯和视觉感知上的差异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使测量重复性精度提升至5微米,大大提高了检测性能,可完全满足弧高测量方面的工艺精度要求;采用特有的“彩虹轨道”设计,镜头除了可垂直配置外,亦可在跟纵向夹角30度至150度范围内对金丝进行偏角测量,观察金丝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同时配备了环形光和同轴光两种照明方式,可以照亮金丝及器件的全部反光面,保障检测效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数码相机1、聚焦马达2、显微镜筒3、彩虹轨道4、双轴平移台5、底座6、聚焦升降部7和脚垫8,数码相机1与显微镜筒3通过标准C接口进行螺纹连接,显微镜筒3通过中间件与聚焦升降部7相连,双轴平移台5设置在显微镜筒3下端,聚焦马达2通过联轴器与聚焦升降部7相连,聚焦升降部7通过滑块连接在彩虹轨道4上,双轴平移台5通过中间件连接在底座6上,脚垫8安装在底座6底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用聚焦马达配合数字成像系统实现自动聚集的能力,代替传统手动聚焦的方法,排除了操作员操作习惯和视觉感知上的差异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使测量重复性精度提升至5微米,大大提高了检测性能,可完全满足弧高测量方面的工艺精度要求;采用特有的“彩虹轨道”设计,镜头除了可垂直配置外,亦可在跟纵向夹角30度至150度范围内对金丝进行偏角测量,观察金丝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同时配备了环形光和同轴光两种照明方式,可以照亮金丝及器件的全部反光面,保障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数码相机1、聚焦马达2、显微镜筒3、彩虹轨道4、双轴平移台5、底座6、聚焦升降部7和脚垫8,数码相机1与显微镜筒3通过标准C接口进行螺纹连接,显微镜筒3通过中间件与聚焦升降部7相连,双轴平移台5设置在显微镜筒3下端,聚焦马达2通过联轴器与聚焦升降部7相连,聚焦升降部7通过滑块连接在彩虹轨道4上,双轴平移台5通过中间件连接在底座6上,脚垫8安装在底座6底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用聚焦马达配合数字成像系统实现自动聚集的能力,代替传统手动聚焦的方法,排除了操作员操作习惯和视觉感知上的差异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使测量重复性精度提升至5微米,大大提高了检测性能,可完全满足弧高测量方面的工艺精度要求;采用特有的“彩虹轨道”设计,镜头除了可垂直配置外,亦可在跟纵向夹角30度至150度范围内对金丝进行偏角测量,观察金丝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同时配备了环形光和同轴光两种照明方式,可以照亮金丝及器件的全部反光面,保障检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特盟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特盟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