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组合式粗粉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0617.5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莹;李镇;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7/083;B07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组合式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粉分离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一种动态组合式粗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中,控制产品的细度及分级精度的设备是粗粉分离器,粗粉分离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粗粉分离器作为第一代物料分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及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但因其结构与分级原理的限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选粉效率低,传统粗粉分离器作为最早的粉体分选设备,其选粉效率一般在40%左右,致使大量的合格粉回磨循环(回磨煤粉R90一般仅为50~60%左右),影响系统的粉磨效率;(2)成品细度控制与调节困难,其成品细度的调节与控制主要由改变挡板的角度进行,粗细粉互混现象严重,在成品R90满足工艺要求时,成品中仍有较多的粗颗粒,反映在检测指标上,其R200经常超标;(3)煤粉均匀性差,因粗粉分离器的效率低、细度控制不灵敏,成品中含有较多的粗颗粒,其煤粉均匀性指数通常只有0.7~1.0之间,对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及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上述问题的影响,致使配传统粗粉分离器的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台时产量低、单位产品电耗高,煤粉均匀性差,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实用的动态组合式粗粉分离器,改善锅炉制粉系统工况,提高磨煤机的粉磨效率与系统台时产量,降低单位产品电耗,改善成品煤粉的均匀性,保证锅炉机组的完全经济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态组合式粗粉分离器,由上盖板、上筒体、分离室筒体、上锥体、下锥体、笼式转子、约束内锥、反射棱锥体、二次分选装置、电机、主轴、出风管、进风管和粗粉卸出口组成;其中上筒体、分离室筒体、上锥体、下锥体依次通过法兰固联,上筒体与分离室筒体之间设有密封盖板;上筒体上方设有上盖板,上盖板上设有出风管和电机;笼式转子在分离室筒体内连接在密封盖板的下部,并且笼式转子固联在主轴上,约束内锥与反射棱锥体焊接为一整体,并通过法兰固联在下锥体与上锥体之间,约束内锥外套有二次分选装置;下锥体下方设有进风管和粗粉卸出口;电机和主轴通过皮带轮连接。
优选所述的二次分选装置由三道环形锥体通过支撑板连接。优选所述的笼式转子为倒锥形结构的涡轮转子。优选所述的约束内锥为密封的倒锥形筒体结构。所述的密封盖板为L型筒体结构。
上述的笼式转子由支座、主轴及分级叶片等组成,安装在上盖板上,并由电机传动,笼式转子外圈与壳体之间为分离室,分离室下面装有上锥体,上锥下方的下锥体内设有约束内锥,下锥体下方连接进风管(口)。由上盖板、上筒体、笼式转子、筒体、传动装置组成分离器的分级区域,并利用电机实现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的灵活调控。
有益效果:
1、离心力场稳定。转子采用倒锥形结构,同一粒径的颗粒在分级面附近的不同位置、任意时间,其受力情况基本相同,选粉机具有恒定的切割粒径,从而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分级精度。
2、分级力场强度可调、细度调节控制方便。笼式转子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电机变频传动,从而保证了分级力场的强度可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灵活调节,以控制分级的切割粒径,调节产品的细度与粒度组成。
3、煤粉均匀性好。其笼式转子具有明确的分级界面,旋转流场产生的离心力场强度高,分级精度高,在成品细度R90达到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可保证R200<0.1%,有助于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及其热效率的提高。
4、回磨粗粉中的合格成品含量大幅度降低。该粗粉分离器采用二次分选装置,在气流的二次分选作用下,可使回磨粗粉中合格成品含量大幅度降低,其回粉的R90在80%以上,而传统的粗粉分离器其回粉R90一般在50%左右,这有利于降低过粉磨现象,提高系统的粉磨效率。
5、可满足高处理风量的要求。配传统粗粉分离器的磨煤机系统,因其分离器对成品细度的控制不灵敏,调节范围小,为保证成品细度合格,磨煤机系统的用风量通常不足,留有较大的富余量,限制系统出力的提高。采用动态组合式粗粉分离器,因其具有明确的分级界面,对成品细度控制与调节明显,可增加系统处理风量而保证成品细度合格。处理风量的提高,对原煤烘干能力也随之增强,磨内风速增加,磨内工况得到改善,其粉磨效率提高,有助于系统出力增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