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导流板及设有U型导流板的设备线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80507.9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华;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1/00 | 分类号: | H01R11/00;H01R11/09;H01R4/4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681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设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设备线夹上的导流板及设有该导流板的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用电量逐步增加,输配电设备负荷不断增大,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等输电线路的设备线夹容易出现过热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风险。不仅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而且会因此增加巡视和检修的工作量。
设备线夹发热的根本原因是由两个设备线夹接触面的电阻和导通的电流决定的。线路电流的大小是由用户负荷大小决定的,一般不可控制。因此只能从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入手。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面、紧固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接触面越大接触电阻越小,接触越紧密电阻越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U型导流板,以增加设备线夹之间的接触面积,解决现有设备线夹使用中出现的易过热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
U型导流板,用于安装在具有扁平连接端的设备线夹上,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U型导流板为一体式结构,其上下接触面板均为平面设置,所述的上下接触面板上设置有与设备线夹连接端相配合的连接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U型导流板的上、下接触面板厚度为5-8毫米,上、下接触面板间距为两个线夹连接端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有U型导流板的设备线夹,该线夹为一对,每个线夹具有一个扁平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固定孔,线夹之间通过连接固定孔螺栓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设置有卡在两线夹连接端外的如上所述的U型导流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设备线夹的基础上,在两线夹连接端外安装U型导流板,使原有设备线夹连接部位,由一个接触面增加为三个接触面,总导电片数为四片,导电能力增加两倍,发热程度大大降低;在紧固程度方面,由于加装设备线夹U型导流板后,总导电片数为四片,热胀冷缩时,弹性更好,不易松动。
2、本实用新型材料增加较少,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过程中线夹之间连接可靠,可以有效减少故障次数,增加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U型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现有设备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设备线夹使用状态图。
图5是设有U型导流板的设备线夹使用状态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1、U型导流板2a、U型导流板上接触面板2b、U型导流板下接触面板3、过渡圆弧面板4、连接端、5连接固定孔、6导线压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型导流板,用于安装在具有扁平连接端的设备线夹上,U型导流板1为一体式结构,它由上接触面板2a、下接触面板2b以及连接上、下接触面板的过渡圆弧面板3组成的U型结构,其上、下接触面板均为平面设置,上、下接触面板上设置有与设备线夹连接端相配合的连接固定孔6。
如图3、图4所示,图中为现有设备线夹中的一种,其线夹具有一个扁平的连接端4和连接在连接端后方的导线压线管6,连接端4上设置有数个连接固定孔5,设备线夹通过导线压线管分别压紧所要连接的两导线端头,然后通过连接端将两根导线连接导通,设备线夹的连接方式为由连接端预留的连接固定孔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图中为设有U型导流板的设备线夹,设备线夹是现有的,具有一个扁平的连接端4和连接在连接端后方的导线压线管6,连接端4上设置有数个连接固定孔5,设备线夹通过导线压线管6分别压紧所要连接的两导线端头,然后通过连接端将两根导线连接导通,设备线夹的连接方式为:首先在设备线夹连接端处卡有U型导流板1,U型导流板1的上、下接触面板上设有与设备线夹连接端上连接固定孔相一致的连接固定孔5,由螺栓穿过导流板及设备线夹上的的连接固定孔来固定连接两个设备线夹。
具体实施中U型导流板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由铜排或铝排弯曲、钻孔形成,其U型导流板的上接触面板2a和下接触面板2b板均为平面设置,上、下接触面板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过渡圆弧。U型导流板的尺寸与线夹连接端的尺寸相配合。U型导流板的上、下接触面板宽度为线夹连接端的宽度,长度为线夹连接端的长度,U型导流板的厚度与线路电流大小和U型导流板的长度有关,电流越大U型导流板厚度越厚,U型导流板长度越长,U型导流板厚度越薄,一般厚度为5-8毫米。U型导流板的上、下接触面板间距为两个线夹连接端的厚度之和。U型导流板的安装方式是卡在线夹连接部位,固定U型导流板的孔数、孔径和孔距与线夹孔数、孔径和孔距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0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小车输送机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装饰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