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9868.1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尤汉;吴千茂;叶李军;马建勇;吴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饲料、粮食、食品及塑料进行挤压成硬颗粒的制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环模制粒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可转动的环模1和设置在环模1中的压辊装置,所述的压辊装置由压辊架2和中心对称设置在压辊架上的两个压辊3组成,该两个压辊3的外周面与所述的环模1的内周面相切,两个压辊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平行。这种制粒机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第一、料5冲入制粒室即环模1和压辊3之间时,由于下分料刀偏左边部分面积比较少,料将会无规则并无法控制量地冲入左边压辊一边,使环模出料面积总是偏一边,造成单面出料率相差大,且由于环模没有充分利用,出料率偏低,环模一边磨损大还会造成其使用寿命缩短;第二,上分料刀偏右边面积比较少,顺着环模1转动到上部的料经过上分料刀,大部分料5会从两个压辊3中间的缝隙又回到原点,使得一些料得不到及时地挤压,回粉率高,压辊3和环模1形成的挤压区域4比较小,造成制粒机产量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料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压辊上,并且均匀分布在压辊表面上,从而使料在加工中更高效率挤出环模形成颗粒的制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粒机,包括可转动的环模和设置在环模中的压辊装置,所述的压辊装置由压辊架和中心对称设置在压辊架上的两个压辊组成,该两个压辊的外周面与所述的环模的内周面相切,所述的两个压辊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20度。
所述的压辊架上面设有上分料刀,下面设有下分料刀,所述的上分料刀通过上分料刀架与压辊架连接,下分料刀通过下分料刀架与压辊架连接。
所述的上分料刀架由底板和立板组成,上分料刀固定在立板上,底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压辊架上面,在底板的另一端设有以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中设有将底板固定在压辊架上面的紧固螺栓。
所述的下分料刀架由底板和立板组成,下分料刀固定在立板上,底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压辊架下面,在底板的另一端设有以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中设有将底板固定在压辊架下面的紧固螺栓。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合压辊角度偏向,调节上下分料刀的角度,使料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压辊上,并且均匀分布在压辊表面上,从而使料在加工中更高效率挤出环模形成颗粒。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广泛用于饲料、粮食、食品及塑料等挤压制粒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制粒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上分料刀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粒机,包括可转动的环模6和设置在环模6中的压辊装置,所述的压辊装置由压辊架7和中心对称设置在压辊架上的两个压辊8组成,该两个压辊8的外周面与所述的环模6的内周面相切,环模6上设有模孔,当料放入环模6中后,环模6转动与压辊8配合将料从模孔中挤压出来形成颗粒。所述的两个压辊8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20度。如图所示,制粒机工作时,顺着环模1转动到上部的料15经过上分料刀9,大部分料15沿箭头方向会进入到右边压辊与环模之间,不会从两个压辊中间的缝隙又回到原点,料得到及时地挤压,压辊8和环模6之间形成较大的挤压区域14,制粒率高。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压辊架7上面设有上分料刀9,下面设有下分料刀10,所述的上分料刀9通过上分料刀架11与压辊架7连接,下分料刀10通过下分料刀架12与压辊架7连接。所述的上分料刀架11由底板111和立板112组成,上分料刀9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板112上。底板11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压辊架7上面,可转动地设置方式可在底板111的一端设置一个固定孔114,固定孔中设置螺栓与压辊架7连接,底板111可绕螺栓为中心转动。底板111的另一端设有以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形槽孔113,弧形槽孔113中设有将底板111固定在压辊架7上面的紧固螺栓13。底板11可绕固定孔114中的螺栓转动,拧紧紧固螺栓13即可使底板111的转动端定位。所述的下分料刀架12与上分料刀架11结构相同,其与压辊架7连接方式也相同。上分料刀架11和下分料刀架12可微调上分料刀9和下分料刀10的角度,以实现料均匀分配在两个压辊上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