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发电机逆变器的输出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9771.0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龚治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瑜欣平瑞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27/08 | 分类号: | H02P27/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发电机 逆变器 输出 交流 电压 采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交流电压采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发电机逆变器的输出交流电压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发电机逆变器,为了使其输出的电压值稳定,需要对逆变器输出端的电压进行采样,并根据采样结果实时调整PWM调制度,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可控范围内,其采样工作一般由降压电路、采样电路、采样输出电路三者完成,降压电路对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采样电路对降压处理后的电压信号进行隔离放大,采样输出电路对隔离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调整,以使其与单片机的输入匹配,采样输出电路可视需要选择性设置,并不是必要构件。
其中,采样电路中一般都包含有二极管,二极管工作时要发热,二极管的发热会导致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采样电压也随之变化,最终使得采样不精确,影响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将采样电路采用精密整流电路来解决前述问题,但精密整流电路装置复杂,需要为其设置专门的前置信号隔离放大电路,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路中不含有二极管的采样电路,其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发电机逆变器的输出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它由降压电路、采样电路组成,其改进在于:所述采样电路由两个运放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具体电路为:
A节点、B节点分别为降压电路的两个输出端;
A节点与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A节点与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后连接在C节点和A节点之间;
B节点与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B节点与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后连接在D节点和B节点之间;
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与C节点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D节点连接;
C节点与E节点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D节点与E节点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
两个运放均为单电源运放;
两个运放分别对输入电压的前半波和后半波进行隔离放大,再将处理后的前半波和后半波信号输出到E节点进行相加,得到全波电压波形。
为了适应后续处理装置的输入需要,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还可以连接一采样输出电路,所述采样输出电路由一个运放及其外围电路构成,该运放记为第三运放,其具体电路为:E节点与第三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五电阻串接后连接到F节点,第三运放的输出端连接到F节点,F节点输出处理后的采样信号,第三运放为单电源运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样电路未采用二极管,避免了二极管发热对采样精度的影响,提高了采样的精度,而且相比于输入隔离以及精密整流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图中R所示为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发电机逆变器的输出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它由降压电路1、采样电路组成,其改进在于:所述采样电路由两个运放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参见图1,其具体电路为:
A节点A、B节点B分别为降压电路1的两个输出端(图中所示A1、B1为降压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A1、B1分别与逆变器的AC输出相连);
A节点A与第一运放2的反相输入端2-1连接,A节点A与第二运放3的同相输入端3-2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后连接在C节点C和A节点A之间;
B节点B与第一运放2的同相输入端2-2连接,B节点B与第二运放3的反相输入端3-1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后连接在D节点D和B节点B之间;
第一运放2的输出端与C节点C连接,第二运放3的输出端与D节点D连接;
C节点C与E节点E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R3,D节点D与E节点E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R4;
两个运放均为单电源运放;
两个运放分别对输入电压的前半波和后半波进行隔离放大,再将处理后的前半波和后半波信号输出到E节点E进行相加,得到全波电压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瑜欣平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瑜欣平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导电橡胶材料
- 下一篇:一种双层复合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