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机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9342.3 | 申请日: | 201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蔡淑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鋕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84 | 分类号: | D04B15/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的改良结构,藉由针织机中的针板轴边端在与花板导座中的连杆做连结,且在每一花板导座所带动的两组针板轴上并横贯穿于导座中,且横贯穿于导座的段落中制有凹陷槽、以提供位在导座上的气压阀所带动的杆栓做上、下位移者,如此使两针板轴可为被带动操作及在气压阀所提供更具稳定、有力的操作下,达到具多样暨精致化的针织功效运用。
背景技术
按目前在高速运作的针织机中、其在针板中的针织变化作用、不外是以花板轮的设计来做搭配变化,而通常都是以一花板轮对一针板的形态,以致当要求更多元变化时,相对地也就要更多的花板轮数量才能应付、满足这样的需求;然而既然要有更多的花板轮数量的话,相对地也造成要有更大的空间来供放置,以致整部针织机的机体更加庞大、也更加沉重不已。
因此,申请人是开发出本实用新型内容,并提出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形成更稳定、有力的操作,实现多样暨精致化的针织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的改良结构,其带动针板的针板轴的边端与花板导座中的连杆连结以在花板导座下方的花板轮在作动时产生不断来回的循环位移,其中,花板导座所带动的两组针板轴横贯穿于导座中,且两组针板轴在横贯穿于导座的段落中制有凹陷槽;其特征在于:
在导座上组装有气压阀,并在气压阀下方设有一杆栓,杆栓设有当杆栓在做上、下位移时能分别碰触到左、右其中一边的针板轴的凹陷槽以使受碰触的针板轴构成被带动的作动实施从而藉由气压阀的设置而形成更稳定、有力的操作以达到具多样暨精致化的针织功效运用的上、下两档栓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带动针板作动的针板轴边端与由花板导座中的连杆做连结,而横贯穿于导座的段落中制有凹陷槽、以提供位在导座上的气压阀所带动的杆栓作动,如此藉由气压阀的设置而形成更稳定、有力的操作下,还可以达到具多样暨精致化的针织功效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一)。
图5: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二)。
图5A:杆栓及气压阀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三)。
图6A:杆栓及气压阀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于作动时的示意图(一)。
图8:本实用新型于作动时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5A、图6及图6A所示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的改良结构,针对在高速作动的针织机中针板的改良,在带动针板的针板轴1的边端与花板导座2中的连杆21连结,以为在花板导座2下方的花板轮3在作动时遂产生不断来回的循环位移,每一花板导座2所带动的两组针板轴1横贯穿于导座4中,且两组针板轴1在横贯穿于导座4的段落中并制有凹陷槽11,以为位在导座4的气压阀5下方所带动的杆栓6在做上、下位移时,则造成位在杆栓6的上档栓61、下档栓62得以造成「择一」地碰触到左、右其中一边的针板轴1,进而使受到碰触到的针板轴1因而发生被带动的作动实施,并且再配合其上的针板连杆7形成针织作动。
如此一来,当机台的动力供给花板轮3开始产生作动时(如图1),遂牵动着花板导座2作动,而针板轴1边端与由花板导座2的连杆21连结,且由于气压阀5带动杆栓6作动、而造成上档栓61或下档栓62因而呈「择一」地碰触到左、右其中之一的针板轴1中的凹陷槽11中,以为造成受碰触到的针板轴1因而发生被带动的作动实施(如图7);同理,当气压阀5带动了杆栓6呈另一方向的移动下,以致造成上档栓61或下档栓62因而还是「择一」地碰触到左、右其中之一的针板轴1,以为造成受碰触到的针板轴1遂发生被带动的作动实施(如图8);如此由于其间距是十分微细的,因此造成所针织出来的纹饰乃更为多样暨精致。
再者,藉由所带动的杆栓6做上、下位移的是以气压阀5为作动来源,因此可以更稳定、有力的提供操作,以确实达到在杆栓6的作动下而带动左、右其中之一的针板轴1产生动作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鋕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鋕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9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具压块压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液晶感光材料生产用高位槽投料管





